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繁县麦秀两岐》
《新繁县麦秀两岐》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丰碑喜瑞熟摩挲,后至深惭拙政多。

鲁国不闻三月治,渔阳敢说两岐歌。

年丰今日鱼旟梦,农兆前村鹳鹊窠。

又见东阡西陌雨,倚楼遥望湿轻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īnfánxiànmàixiùliǎng
sòng / yuánshuōyǒu

fēngbēiruìshúhòuzhìshēncánzhuōzhèngduō

guówénsānyuèzhìyánggǎnshuōliǎng

niánfēngjīnmèngnóngzhàoqiáncūnguànquè

yòujiàndōngqiān西lóuyáowàng湿shīqīngsuō

翻译
抚摸着这座充满喜悦的丰碑,后到的人深感自己政务无能。
在鲁国这样的地方,没有听说三个月就能治理好,渔阳人怎敢唱起赞美丰收的歌曲。
今年丰收,如同鱼旟之梦,农事吉祥预示着前村的鹳鹊鸟巢繁盛。
再次看到东西田野间雨水润泽,我独自倚楼远望,轻蓑被微雨打湿。
注释
丰碑:象征着功绩或成就的石碑。
摩挲:抚摸,表示对丰碑的敬意。
拙政:指政务处理能力不足。
鲁国:古代诸侯国,这里代指有良好治理的地方。
渔阳: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暗示其他地方的人。
两岐歌:比喻丰收的赞歌。
鱼旟梦:以鱼旗图案的梦象征丰收。
鹳鹊窠:鹳鹊筑巢,寓意农事兴旺。
东阡西陌:泛指田野道路。
轻蓑:轻便的蓑衣,穿着它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新繁县麦秀两岐》,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政绩的反思。首句“丰碑喜瑞熟摩挲”描绘了丰收的喜悦,人们抚摸着象征丰年的石碑,表达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政绩的肯定。然而,“后至深惭拙政多”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治理地方的自责。

接下来的两句“鲁国不闻三月治,渔阳敢说两岐歌”,通过典故暗示自己虽然没有像鲁国那样短时间内实现显著的治理成效,但也不敢妄言渔阳般的歌舞升平,表明他对自身工作的谦逊态度和对百姓生活的忧虑。

“年丰今日鱼旟梦,农兆前村鹳鹊窠”进一步描绘了丰收的景象,鱼旟(古代官府出行时的旗帜)入梦,意味着丰收的愿景,而鹳鹊筑巢则预示着农事的兴旺。诗人借此表达对来年丰收的期盼。

最后一句“又见东阡西陌雨,倚楼遥望湿轻蓑”,诗人站在楼上远望,看到雨润田间,麦苗生长,不禁联想到农人的辛劳,表达了对农民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收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政绩的反思和对民生的深情,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忧民情怀。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送择老赴桂州龙华会

罪大投身瘴疠乡,亲年老矣重难忘。

龙华会上俱贤圣,为爇精诚一炷香。

(0)

仲益以帐来且有就榻眠之句复次韵与之

茆屋初成亦可怜,更悬青帐小窗前。

不嫌索寞无春梦,解使君心合眼眠。

(0)

次韵和钱塘诸公赏梅十绝·其九

绰约冰肌故自轻,玉衣玉食更鲜明。

无心来此与君遇,莫起他时儿女情。

(0)

发山口堤上

烟笼官柳柳笼堤,风引澄波细细移。

骏马不知鞍上意,回头已是获麟陂。

(0)

酬黄秀才见寄

自期谋道不谋身,不逐轻狂戏此春。

读史穷经求在我,攀龙附凤彼何人。

一言逢主未如志,百结成衣肯叹贫。

早晚病除堪属思,新诗莫厌起予频。

(0)

谢罗朝奉惠柏栽

惠我柏虽小,观君意实深。

欲令儒服者,同此岁寒心。

月映庭雕玉,风来韵响金。

公车已驰节,不及待清阴。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