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初月楼歌》
《梅花初月楼歌》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古风

吾闻仙人好楼居,乃在阆风之圃玄洲之墟。

云窗雾阁千仞表,青天十二金芙蕖。

风舟不可以径度,安能跨海骑鲸鱼。

新安先生列仙儒,卜居半生茅未诛。

晓携青鹿向烟雾,一径初入千萦纡。

桃源忽向眼中见,风物但是秦人余。

五丁何年斧凿枢,洞户夹立宁平舒。

纷纷过客不敢有,山君守护烦呵嘘。

先生结楼万木杪,迥如丽谯雄且孤。

连峰忽断西南隅,开楼见月蛾眉初。

梅花千树雪,不如飞觞醉月弄花影,炯然身堕白玉壶。

侍郎结发读父书,十年闭楼山不看,一朝征起青云衢,佩玉日向君门趍。

楼前梅花自开落,楼头明月还盈虚。

南窗孤烛照归梦,觉来枕席非吾庐。

且当致身佐唐虞,夔龙岂容混樵渔。

长干美酒熟可沽,梅花如雪覆绿芜。

神州月色天下殊,何用区区怀故都。

花间卧月红?毹,人生花月何处无。

(0)
鉴赏

这首《梅花初月楼歌》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楼居图景,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诗中首先提到仙人喜好楼居,位于阆风之圃与玄洲之墟,云窗雾阁矗立于千仞之上,青天与金芙蕖相映成趣。然而,这样的仙境对于凡人来说难以抵达,只能通过风舟或骑鲸鱼的方式。接着,诗人引入了新安先生,一位列仙儒者,他选择在半生中隐居于茅屋之中,与世隔绝。清晨时分,他携带着一只青鹿步入烟雾缭绕的山林,探索着蜿蜒曲折的小径。

诗人巧妙地将现实与神话交织在一起,描述了新安先生偶然发现的桃花源,那里的风物仿佛是秦朝时期的遗存。随后,诗人描绘了神秘的洞穴,五丁开山的故事被提及,洞口两侧的门户显得宁静而宽敞。过客们不敢轻易进入,只有山君守护着这片圣地,发出呵嘘之声。

新安先生在万木之梢建造了一座楼阁,其位置高耸,宛如一座雄伟的瞭望台,与周围的连绵群峰形成鲜明对比。在西南角,楼阁突然断开,露出了一个可以看到月亮初升的窗口。梅花盛开,如同雪花般洁白,但诗人更喜欢在月下饮酒,欣赏花影,仿佛置身于白玉壶中。侍郎自幼研读父亲的书籍,闭关山中多年,最终被朝廷征召,步入仕途。

楼前的梅花自然开放与凋落,楼头的明月则不断盈亏。南窗下的一盏孤灯照亮了归家的梦境,醒来后却发现自己的住所已非原来之处。诗人表达了对实现自身价值、辅佐唐虞盛世的渴望,认为不应与普通渔夫混同。他邀请友人品尝长干美酒,欣赏如雪覆盖绿芜的梅花,赞叹神州月色的独特,认为不必怀念故都。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在花间月下的红氍毹上沉睡,认为人生的花月美景无处不在。

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仙境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冬夜写怀

此夕阴云欲雪天,阿奴先我拥衾眠。

灯前炙砚研徽墨,醉里裁诗爱蜀笺。

身世每惭彭泽令,盘餐长忆粤河鳊。

故园儿女频翘首,道我归休是甚年。

(0)

登粤秀山次霍东皋先生韵四首·其三

青山崒嵂白云层,诗社诸贤拉我登。

十载功名真似剧,百年尘俗不如僧。

尊前浮白兴非浅,閒里看山句倍增。

此地从来堪适意,叹他冠盖会于渑。

(0)

洞房曲

洞房窈窕春融融,真珠帘幕围香风。

木难光透芙蓉帐,琥珀香浮玳瑁钟。

锦带蟠胸绣连理,玉润冰清两相倚。

云鬟斜压凤凰钗,水沉香爇鸳鸯被。

房中琴瑟自和平,不须楚调和秦筝。

留连欢乐长侵夜,帘外月高花影横。

(0)

猛虎行

长林日未晚,猛虎相逐驰。

目光耀飞电,咆吼震山陂。

百兽尽潜伏,群鸟亦高飞。

鹿麋供尔膳,人肉充尔饥。

一朝落陷阱,牙瓜曷所施。

人既啖尔肉,又复寝尔皮。

凡百恶伤类,狐兔亦孔悲。

何不渡江去,稳卧南山陲。

(0)

悼亡二十五首·其四

鸾镜佳人旧会稀,况逢寒食欲沾衣。

桃花落尽深红色,惆怅朱颜不复归。

(0)

客中思亲八首·其五

三十年前此布衣,十年甘旨误庭闱。

家山至日将何日,老柏苍苍已合围。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