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天群动息,惘惘惜孤清。
岸柳愁中老,樯灯雨外明。
悲来已陈迹,何处著平生。
惟有星星发,催人心暗惊。
暮天群动息,惘惘惜孤清。
岸柳愁中老,樯灯雨外明。
悲来已陈迹,何处著平生。
惟有星星发,催人心暗惊。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停泊在吉水三曲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情感。
首句“暮天群动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白天的喧嚣与活动都已消失,只有夜晚的寂静笼罩着大地。接着,“惘惘惜孤清”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孤独清静的复杂情感,既有欣赏也有淡淡的忧伤。
“岸柳愁中老,樯灯雨外明”两句,通过岸边的老柳树和船上的灯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老柳树似乎在风雨中显得更加苍老,而远处船上的灯光却明亮异常,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悲来已陈迹,何处著平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面对过往的悲痛和经历,他感到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流露出一种迷茫和无助的情绪。
最后,“惟有星星发,催人心暗惊”以星星作为收尾,星星虽小但光芒闪烁,仿佛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句话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让人不禁为之暗自惊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长天带远水,孤岛浮于中。
风利扬半帆,疾如箭离弓。
环观积气周,天水但一空。
静然耳目内,难以物理穷。
惯来狎海若,尚欲叩天翁。
噫气起萍末,谁为辨雌雄。
潮何以应蚌,草何以知风。
惝恍梦魂间,耳畔闻铎钟。
百幻肆以陈,迭奏殊未终。
我时骖白凤,夹驾两青童。
照路一摩尼,擎之以秃龙。
万丈白毫光,照耀紫金容。
稽首奏玉墀,绘天语难工。
丹书许我求,三度访龙宫。
双脚似转蓬,如何得暂住。
我身随脚转,歘若空中雾。
何况身外居,亦复等行路。
新置一间房,副以常供具。
何须用此房,如行小歇步。
竹帘和木榻,茶铛并酒瓠。
草草略完整,一一就安厝。
坳池潴积水,小有濠濮趣。
盆鱼四五头,时花两三树。
我来粗洒扫,我去暂扃锢。
不借俗人居,墙壁忌沾污。
不用家童守,无甚可将护。
辟如解绦鸟,岂必恋空笯。
以我幻来身,权寄遽芦寓。
取名不住庵,庵非常住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