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架齐芳树,垂云拂夕阴。
长安女儿戏,年少岁时心。
燕掠风前舞,莺翻垣外音。
小楼看不厌,惆怅落花深。
画架齐芳树,垂云拂夕阴。
长安女儿戏,年少岁时心。
燕掠风前舞,莺翻垣外音。
小楼看不厌,惆怅落花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乐图景。首句“画架齐芳树,垂云拂夕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傍晚的景象:画架与繁花相映成趣,低垂的云彩轻轻拂过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接着,“长安女儿戏,年少岁时心”点明了场景的主角——一群少女在长安城中嬉戏玩耍,她们的心境如同青春般充满活力与好奇,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燕掠风前舞,莺翻垣外音”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燕子在微风中轻盈地飞翔,仿佛在翩翩起舞;黄莺则在墙外欢快地歌唱,其声音清脆悦耳,为这幅春日图增添了动听的旋律。这两句通过动物的动态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小楼看不厌,惆怅落花深”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场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小楼旁的落花虽美,却也预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赞美春日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成功地捕捉到了春日游乐的欢乐与稍纵即逝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
片帆暮落,正前村梅蕊,愁人如雪。
东陌西溪长记得,疏影横斜时节。
六出冰姿,玉人微步,笑里轻轻折。
兰房沈醉,暗香曾共私窃。
回头万水千山,一枝重见处,离肠千结。
料想临鸾消瘦损,时把啼红偷浥。
怎得伊来,许多幽恨,共拈青梢说。
如今千里,断魂空对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