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广雅尚书游天宁寺归有感》
《同广雅尚书游天宁寺归有感》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坐上河山异洛中,局前丝竹解平戎。

谢公谈笑王公哭,戮力神州各不同。

(0)
鉴赏

这首诗《同广雅尚书游天宁寺归有感》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对比洛阳与他处的景象,以及谢公与王公的不同态度,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深刻思考。

首句“坐上河山异洛中”,描绘了诗人与众位官员一同游览天宁寺时,所见之景与洛阳大不相同的情境。这里的“河山”不仅指自然景观,也暗喻着国家的版图和历史的沉淀。“洛中”特指洛阳,古代中国的重要都城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风貌。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不同地域间的差异,为下文的议论铺垫。

次句“局前丝竹解平戎”,转而描述了在游玩过程中,音乐与舞蹈的和谐演奏,象征着和平与欢乐的氛围。这里的“解平戎”既可理解为解除边疆的战事,也可解读为消除内心的纷争,传达出一种和谐共处、以文化融合代替武力征服的理念。

接着,“谢公谈笑王公哭”引用了历史典故,将谢安与王导两位东晋时期的政治家进行对比。谢安在淝水之战中指挥若定,谈笑间扭转战局,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而王导则在战后悲痛地哭泣,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胜利的复杂情感。这一对比,寓意着不同人物面对同一事件时的不同态度和反应,暗示了个人立场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微妙关系。

最后,“戮力神州各不同”总结了上述内容,强调了在实现国家统一的过程中,不同个体或群体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和行动方式,但最终目标是共同的——为了国家的繁荣稳定和民族的团结。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多元统一的理解,以及对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实现国家大业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引用,巧妙地探讨了历史、文化、政治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对国家统一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戏孙陈二弟·其一

城东卜筑有期无,须为檐楹动百株。

可忍非时归爨下,合尖何似助浮图。

(0)

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其五

心禀犀文饶地力,体薰蟾影夺天香。

图形好命丹青手,絺句须烦锦绣肠。

(0)

罢官述怀

去矣清源守,皤然雪满颠。

居官无善政,排闷有诗篇。

朋盍三杯酒,公馀一觉眠。

泉人岂思我,我意自思泉。

(0)

五次韵

涪陵妃子谩名园,岂似闽南绿一盘。

最喜色同青玉案,不妨功并紫金丹。

画看红紫品流俗,诗嚼冰霜牙颊寒。

吟罢閒观右军帖,来禽青李可同餐。

(0)

次韵赠新笋

候届中和日渐长,箨龙忽到爱松堂。

便惊诗句含蔬味,更觉庖厨有细香。

未学坡公参玉板,且同韩子赋筼筜。

笋来茶往非为礼,端为诗情故得尝。

(0)

立高桂坊

书生未折桂,短檠事然膏。

一朝桂入手,不记灯窗劳。

回视纸上语,弃置等弁髦。

曲学如公孙,高第何足褒。

温陵号多士,呦呦食苹蒿。

胪唱十年间,魁亚出二豪。

向来此坊中,一门五梦刀。

月中仙子归,天香满蓝袍。

大对压晁董,同登尽刘曹。

嘉名换扁榜,铁画新挥毫。

我欲成其美,远大期伊皋。

桂高固可喜,更看名节高。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