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潮扬子舟难舣。一曲湘江,送断危弦指。
风雨落花明月底。芭蕉寸寸衔心里。
粉融湿透风前泪。花饭谁餐,伏枕知何计。
王孙不来侬自去。游魂千刻追千里。
早潮扬子舟难舣。一曲湘江,送断危弦指。
风雨落花明月底。芭蕉寸寸衔心里。
粉融湿透风前泪。花饭谁餐,伏枕知何计。
王孙不来侬自去。游魂千刻追千里。
这首《蝶恋花·病怀》由清代词人吴绡所作,描绘了一位病中女子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波动。
开篇“早潮扬子舟难舣”,以清晨的潮水起兴,暗示着女子内心的波澜起伏,难以平静。接着“一曲湘江,送断危弦指”运用湘江和断弦的意象,象征着情感的断裂与离愁别绪的深重。风雨中的落花映照月光,芭蕉叶上的点点滴滴仿佛是她心中无法言说的忧伤,细腻地刻画了病中女子的孤独与哀愁。
“粉融湿透风前泪”,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病态与情感的脆弱,泪水在风中融化,形象地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助。而“花饭谁餐,伏枕知何计”则将女子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她独自一人,面对病体与心病,不知如何是好,仿佛连日常的饮食都成了负担。
最后,“王孙不来侬自去。游魂千刻追千里”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渴望与思念,即使王孙(这里可能指远方亲人)不来,她也决心踏上寻觅之路,哪怕只是一场梦,也要追逐千里之外的希望与慰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病中女子复杂而深刻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生命、爱情与自由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