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下牢岸,春游下濑船。
一江争划石,万里忽开关。
有客寻溪洞,何人共几筵。
遥看明月峡,知在白云边。
夜宿下牢岸,春游下濑船。
一江争划石,万里忽开关。
有客寻溪洞,何人共几筵。
遥看明月峡,知在白云边。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驻足于下牢岸边,春日泛舟至下濑的情景。首句“夜宿下牢岸”与次句“春游下濑船”形成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展现了旅途中的变换景色。接着,“一江争划石,万里忽开关”,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水激流冲刷岩石的景象,以及旅途中的未知与变化,寓意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探索的必要性。
“有客寻溪洞,何人共几筵”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客人探寻溪洞,与无人共享宴席的情景,表达了孤独与寻求心灵寄托的主题。最后,“遥看明月峡,知在白云边”,以明月峡谷为背景,将视野拉远,暗示着远方的美好与神秘,同时也隐含着对归途的期待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的交织,既有对外在世界的描绘,也蕴含了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
枝袅一痕雪在,叶藏几豆春浓。
玉奴最晚嫁东风。
来结梨花幽梦。
香力添熏罗被,瘦肌犹怯冰绡。
绿阴青子老溪桥。
羞见东邻娇小。
落花夜雨辞寒食。
尘香明日城南陌。
玉靥湿斜红。
泪痕千万重。
伤春头竟白。
来去春如客。
人瘦绿阴浓。
日长帘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