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沿称七日,首祚应斯民。
恰拟阳初复,欣觇物共春。
韶英从旧彻,屏綵展新陈。
静验冲融志,惟怀人者仁。
相沿称七日,首祚应斯民。
恰拟阳初复,欣觇物共春。
韶英从旧彻,屏綵展新陈。
静验冲融志,惟怀人者仁。
这首诗描绘了“人日”的习俗与意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和对人性仁爱的颂扬。
“相沿称七日,首祚应斯民”,开篇点明了“人日”作为传统节日的由来,强调其在民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里的“首祚”指的是新年的开始,而“斯民”则体现了对广大民众的关怀与尊重。
“恰拟阳初复,欣觇物共春”,诗人巧妙地将“人日”与自然界的变化联系起来,暗示着新生命的萌发与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循环与生命延续的美好祝愿。
“韶英从旧彻,屏綵展新陈”,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庆祝活动,通过“韶英”(即韶华、青春)的延续与“屏綵”(彩屏)的更换,象征着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静验冲融志,惟怀人者仁”,最后两句升华了主题,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对人的关爱。通过“冲融志”(即心无挂碍、平和的心态)与“人者仁”(仁爱之心),诗人表达了对和谐社会与仁慈人性的向往与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人日”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更蕴含了对自然、生活、人心的深刻洞察与赞美,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吟损秋天月不明,兰无香气鹤无声。
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
老松临死不生枝,东野先生早哭儿。
但是洛阳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殇诗。
天河漫漫北斗璨,宫中乌啼知夜半。
新缝白纻舞衣成,来迟邀得吴王迎。
低鬟转面掩双袖。
玉钗浮动秋风生。
酒多夜长夜未晓,月明灯光两相照。
后庭歌声更窈窕。
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
城头乌栖休击鼓,青娥弹瑟白纻舞。
夜天曈曈不见星,宫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珮满中庭。
此时但愿可君意,回昼为宵亦不寐。
年年奉君君莫弃。
去处长将决胜筹,回回身在阵前头。
贼城破后先锋入,看著红妆不敢收。
熨帖朝衣抛战袍,夔龙班里侍中高。
对时先奏牙间将,次第天恩与节旄。
踏著家乡马脚轻,暮山秋色眼前明。
老人上酒齐头拜,得侍中来尽再生。
功成谁不拥藩方,富贵还须是本乡。
万里双旌汾水上,玉鞭遥指白云庄。
鼓吹幡旗道两边,行男走女喜骈阗。
旧交省得当时别,指点如今却少年。
广场破阵乐初休,彩纛高于百尺楼。
老将气雄争起舞,管弦回作大缠头。
笳声万里动燕山,草白天清塞马闲。
触处不如别处乐,可怜秋月照江关。
将士请衣忘却贫,绿窗红烛酒楼新。
家家尽踏还乡曲,明月街中不绝人。
《田侍郎归镇》【唐·王建】去处长将决胜筹,回回身在阵前头。贼城破后先锋入,看著红妆不敢收。熨帖朝衣抛战袍,夔龙班里侍中高。对时先奏牙间将,次第天恩与节旄。踏著家乡马脚轻,暮山秋色眼前明。老人上酒齐头拜,得侍中来尽再生。功成谁不拥藩方,富贵还须是本乡。万里双旌汾水上,玉鞭遥指白云庄。鼓吹幡旗道两边,行男走女喜骈阗。旧交省得当时别,指点如今却少年。广场破阵乐初休,彩纛高于百尺楼。老将气雄争起舞,管弦回作大缠头。笳声万里动燕山,草白天清塞马闲。触处不如别处乐,可怜秋月照江关。将士请衣忘却贫,绿窗红烛酒楼新。家家尽踏还乡曲,明月街中不绝人。
https://shici.929r.com/shici/Hxuj3n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