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五十一》
《诗·其五十一》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人生浮世中,个个愿富贵。

高堂车马多,一呼百诺至。

吞并田地宅,准拟承后嗣。

未逾七十秋,冰消瓦解去。

(0)
翻译
在人世间漂泊,每个人都渴望荣华富贵。
高大的厅堂前车马络绎不绝,一声呼唤便有上百人应答。
不断兼并土地和房产,打算把这些都留给后代。
然而还不到七十个春秋,一切就像冰消瓦解般消失无踪。
注释
人生浮世中:指人在世间短暂而虚浮的一生。
个个愿富贵: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财富和地位。
高堂:指富贵人家的豪华府邸。
车马多:形容富贵人家门前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一呼百诺至:形容权势者一发号施令就有许多人响应。
吞并:此处指通过各种手段获取。
田地宅:指土地、房产等财产。
准拟:打算,计划。
承后嗣:传给子孙后代。
未逾:没有超过。
七十秋:七十岁,这里泛指人生的晚年。
冰消瓦解去:比喻事物彻底崩溃或消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浮世与对富贵的追求,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生命易逝的感慨。开篇“人生浮世中,个个愿富贵”直指人心向往之所在,即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但紧接着“高堂车马多,一呼百诺至”则是对那些已达成者的一种描摹,他们拥有的是显赫的地位与权力,能够轻易召唤众人。然而,“吞并田地宅,准拟承后嗣”却透露出一种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即便是富贵之家,也无法确保长久的延续。

最后两句“未逾七十秋,冰消瓦解去”则是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与无常的一种感悟。虽未到达古人所谓的“老年”(七十岁),但事物已经开始走向毁灭,这里用“冰消瓦解”来形象地表达了事物的自然衰败和人类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比富贵生活与生命无常,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变化中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其二

一曲清江旧草堂,野人原自爱沧浪。

岂因俸薄轻中垒,敢谓风高卧上皇。

雨后看山初扫径,日斜临水更移床。

门前欲种桃千树,看取花枝过短墙。

(0)

访康侯弟郊园

郊居绝似沈休文,戢羽藏鳞远世氛。

堂下紫兰新过雨,檐前绿树半侵云。

酌来茗饮多清韵,谭到图书得异闻。

不为爱闲能到此,祇缘累月惜离群。

(0)

就鹫峰寺宿同喻宣仲王曰常郭伏生作

鹫岭幽僧借竹房,薰笼茗碗坐绳床。

夜长何必求归梦,冻雨疏灯话故乡。

(0)

长至日内集分阳字

缇室飞灰月转阳,闭关兄弟且持觞。

共书云物惊时改,祇益穷愁与日长。

旋袖一为鸲鹆舞,称诗三复鹡令章。

阿奴不预人间事,岁岁承颜在北堂。

(0)

寄海宁李太守

又是分携十七年,寥寥几度信音传。

滥官白发知吾劣,归老青山觉子贤。

蜡屐每多登览兴,锦囊应有唱酬篇。

著书更法春秋笔,还肯缄情寄一编。

(0)

诸葛武侯庙十首·其三

股肱汉室旧宗臣,鱼水当年意气亲。

时节如逢逐鹿日,风云还起卧龙人。

出师前后丹心切,讨贼频烦大义伸。

万古英名天地在,丛祠长近锦江滨。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