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瑞龙吟·其一黄钟商,俗名大石调,犯正平调蓬莱阁》
《瑞龙吟·其一黄钟商,俗名大石调,犯正平调蓬莱阁》全文
宋 / 吴文英   形式: 词  词牌: 瑞龙吟

堕虹际。层观翠冷玲珑,五云飞起。

玉虬萦结城根,澹烟半野,斜阳半市。瞰危睇。

门巷去来车马,梦游宫蚁。

秦鬟古色凝愁,镜中暗换,明眸皓齿。

东海青桑生处,劲风吹浅,瀛洲清泚。

山影泛出琼壶,碧树人世。枪芽焙绿,曾试云根味。

岩流溅、涎香惯搅,娇龙春睡。露草啼清泪。

酒香断到,文丘废隧。今古秋声里。

情漫黯、寒鸦孤村流水。半空画角,落梅花地。

(0)
注释
堕虹:彩虹消失。
层观:层层楼阁。
玉虬:玉龙般的桥梁。
凝愁:带着愁容。
文丘:古代的陵墓或废墟。
落梅花地:梅花飘落的地方。
翻译
彩虹消失在天际,层层楼阁翠色冷清,玲珑剔透,五彩祥云飘起。
玉龙般的桥梁缠绕着城脚,淡烟笼罩田野,夕阳映照半个城市,俯瞰着这一切。
车水马龙的街道,仿佛梦境中的蚂蚁在皇宫中游走。
古老的秦鬟带着凝重的愁容,镜子中悄然变化,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
东海边生长着青桑,强劲的风吹过,瀛洲的水面清澈。
山影倒映在如玉的壶中,碧绿的树木映衬人间,尝试过云根的滋味。
山泉飞溅,香气四溢,如同娇龙沉睡在春天,清泪从露草中响起。
酒香断续飘入废墟,穿越古今秋意浓,秋声在耳边回荡。
情感弥漫,寒鸦与孤村,流水声中显得凄凉,半空中传来号角声,梅花飘落在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开篇即以“堕虹际”、“层观翠冷玲珑”设定了一个高远、清幽的环境,随后“五云飞起”、“玉虬萦结城根”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仙气。诗中还穿插着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如“门巷去来车马”、“梦游宫蚁”,这些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遨游幻境的情趣。

接下来的“秦鬟古色凝愁”、“镜中暗换,明眸皓齿”则是对美丽女子的描绘,既有对古代美女风采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赞叹。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东海青桑生处”一段,描绘了一片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随后的“山影泛出琼壶,碧树人世”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仙境与现实世界交织的意境。

“枪芽焙绿”以下几句,是对春日景色的描写,其中“露草啼清泪”一句,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情感细腻,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最后,“酒香断到,文丘废隧”、“今古秋声里”等句,则是诗人在回忆中寻找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安慰。

整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仙境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幻想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吴文英

吴文英
朝代:宋   字:君特   号:梦窗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生辰:约1200~1260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猜你喜欢

送王蟾芬同年入闽

绣服承恩下玉墀,使君南去独褰帷。

寒云雁影天涯远,驿路梅花岁暮时。

把袂且沽燕市酒,逢人须寄幔亭诗。

可怜旧日瀛洲月,又向樽前照别离。

(0)

顾晋卿席上闻其弟益卿宪副南越之捷喜而赋之

廿年豺虎剧纵横,百粤遥传一日平。

再睹楼船横海出,更标铜柱伏波名。

天青马嶂春销甲,雨过龙川夜洗兵。

谁道虎头非将种,请缨原只是书生。

(0)

登冯廷尉回澜台

当年抗疏比朝阳,此日登台忆凤凰。

拒浪独悬天一柱,溯流常在水中央。

江空夜唳华亭鹤,柏老秋凝御史霜。

歌罢回澜气萧瑟,至今蛟蜃不能狂。

(0)

汎湖观白莲花

夹堤菡萏剧芬馡,载酒兰桡逗日辉。

千顷蔚蓝迎棹破,一双属玉绕塘飞。

月明汉浦留琼佩,云净湘江浣素衣。

容与中流看不厌,夜深歌逐采莲归。

(0)

再次前韵

西去茸城地望开,巍峨百尺有高台。

坐穷尘海千年胜,阅尽江流一派来。

荏苒岁华还宿草,霏微寒意欲催梅。

重来感旧怀贤处,怅望云天首重回。

(0)

回澜台

孤标遥扼郡城隈,势枕奔涛障欲回。

迥阁凭虹云外出,环州缩地水中来。

宾游误指招提境,童竖犹呼御史台。

怪似主人能选胜,不言到海有蓬莱。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