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此地已多年,今日身心始豁然。
洞里真人虽羽化,苍苍乔木自参天。
爱游此地已多年,今日身心始豁然。
洞里真人虽羽化,苍苍乔木自参天。
这是一首写于北宋时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喜爱与精神上的解脱。诗中“爱游此地已多年,今日身心始豁然”两句,透露出诗人对某一地点的深厚情感和长时间的探索,最终在这一天达到了一种身心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接下来的“洞里真人虽羽化,苍苍乔木自参天”则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画面。这里的“洞里真人”,指的是道家中的人物形象,意指他们通过修炼达到精神上的超脱,甚至能够羽化成仙。而“苍苍乔木自参天”则表明了大自然中的树木郁郁葱葱,好像在向天空伸展一般,这些景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仙境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深切向往。这样的意境构筑,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山中老人久不见,忽然遇我清溪滨。
手把幽蕙数十本,清香袭袭侵衣巾。
向来我曾著数语,定是久闇蛛蝥尘。
老人详说种蕙法,泥酥沙软水力平。
乱山深处少人迹,敛藏不耀席上珍。
即今得登君子堂,蔼然能被天地仁。
小盆别种山荷叶,种时近水开晚春。
青青之色亭亭立,似与巴豆为弟兄。
不然太华山头种,小变厥初翻样新。
草木至微同是性,出处一异亏本真。
老人前身恐是郭,随缘衣饭甘淡泊。
尔雅读书吾未能,聊为老人书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