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虚亭共解颜,岁星双伴客星閒。
云藏翠竹迷深径,日落丹枫照暮山。
赐履渐回金阙梦,鸣珂初散玉堂班。
由来一壑高人事,纵许群公只暂攀。
浊酒虚亭共解颜,岁星双伴客星閒。
云藏翠竹迷深径,日落丹枫照暮山。
赐履渐回金阙梦,鸣珂初散玉堂班。
由来一壑高人事,纵许群公只暂攀。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与友人相聚于园林之中的雅致场景。首句“浊酒虚亭共解颜”以“浊酒”点出饮酒的氛围,虽非上等佳酿,却能助兴,与友人在空旷的亭中欢聚,笑颜开怀。次句“岁星双伴客星閒”巧妙地运用天文学术语,将友人比作“客星”,与“岁星”相伴,增添了几分浪漫与神秘色彩。
接着,“云藏翠竹迷深径,日落丹枫照暮山”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自然之美。云雾缭绕,翠竹掩映着幽深的小路;夕阳西下,红叶如火,照亮了远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赐履渐回金阙梦,鸣珂初散玉堂班”则转而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对仕途的复杂情感。在享受完与友人的欢聚后,仿佛从梦境中醒来,回到现实,而“鸣珂”、“玉堂”则象征着官场的荣华与忙碌。
最后,“由来一壑高人事,纵许群公只暂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当前官场生活的反思。诗人认为,真正的高人逸士,往往会选择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乐,即使偶尔参与世俗事务,也仅是暂时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
幽栖谢城郭,独往自悠然。
雨足桑麻长,村深岁月悬。
野航维屋角,新涨到篱边。
燕麦花芒白,鱼梁獭尾玄。
耕耘宽出处,理乱任山川。
隐几群书冷,倾壶万卉妍。
何烦听清啸,众响在鸣弦。
金作骨兮铅作身,阴阳定配龙虎亲。
红颜二八三才合,八卦分张斗建寅。
从子午,不须移,七十二候莫参差。
姹女因媒归太一,紫微宫内生雄雌。
铅中宝,砂中珍,此物含弘象五神。
七月怀胎分六甲,终岁人转乃成真。
淮南法,炼秋石,黄帝金花烧琥珀。
白酒杯添九酝香,晶辉甘甜号龙液。
一人有,一人无,三姓同家二子俱。
狐兔非群不乳马,异类天然种性殊。
冥复冥,玄复玄,此法非人不可传。
世人不知世上药,知我还命不由天。
劝汝出家须决志,投师学业莫容易。
添香换水结因缘,佛殿僧堂勤扫地。
莫閒游,莫嬉戏,出入分疏说出处。
三朝四宿不见归,妙法何曾闻一偈。
敬师兄,教师弟,莫向空门争意气。
上中下座用谦和,莫贱他人称自贵。
衣食难,岂容易,计功多少须惭愧。
随缘饮啄任精粗,不用千般求细腻。
布素衣,随时乩,知足便超功果位。
才能岂是皂罗衣,有道何须黄锦被。
清信男,清信女,舍却一身饲饿虎。
此因缘,苦中苦,不用再三说酸楚。
心中有罪自心知,自向心中忏悔取。
亲明师,学智慧,别人睡时你慢睡。
出家儿,学妙理,习读夜眠须早起。
三更睡到四更初,归向释迦尊殿里。
挑明灯,换净水,礼拜焚香作福祉。
报答三有及四恩,天龙八部生欢喜。
莫愚痴,莫懈怠,一超直入佛境界。
行亦禅,坐亦禅,了达真如观自在。
《戒童行》【唐·贯休】劝汝出家须决志,投师学业莫容易。添香换水结因缘,佛殿僧堂勤扫地。莫閒游,莫嬉戏,出入分疏说出处。三朝四宿不见归,妙法何曾闻一偈。敬师兄,教师弟,莫向空门争意气。上中下座用谦和,莫贱他人称自贵。衣食难,岂容易,计功多少须惭愧。随缘饮啄任精粗,不用千般求细腻。布素衣,随时乩,知足便超功果位。才能岂是皂罗衣,有道何须黄锦被。清信男,清信女,舍却一身饲饿虎。此因缘,苦中苦,不用再三说酸楚。心中有罪自心知,自向心中忏悔取。亲明师,学智慧,别人睡时你慢睡。出家儿,学妙理,习读夜眠须早起。三更睡到四更初,归向释迦尊殿里。挑明灯,换净水,礼拜焚香作福祉。报答三有及四恩,天龙八部生欢喜。莫愚痴,莫懈怠,一超直入佛境界。行亦禅,坐亦禅,了达真如观自在。
https://shici.929r.com/shici/KA83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