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才生阳谷东,鱼龙吹浪晓蒙蒙。
倘徉笔指三山路,玉灶银床紫雾中。
红日才生阳谷东,鱼龙吹浪晓蒙蒙。
倘徉笔指三山路,玉灶银床紫雾中。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峰间日出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漫步于山间的情景。首句“红日才生阳谷东”,以“红日”点明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接着“鱼龙吹浪晓蒙蒙”,通过“鱼龙”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水面在晨光中的朦胧景象,仿佛鱼龙在水面吹起层层波浪,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倘徉笔指三山路”,“倘徉”一词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山路上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行走状态,而“三山路”则暗示了道路的曲折与探索的意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入探索和欣赏。最后,“玉灶银床紫雾中”,将视角转向了更为神秘和高雅的场景,玉灶和银床代表了精致与纯洁,紫雾则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上卿倡道楚江湄,千古云霄见羽仪。
选胜恰当䢵子国,为园堪比习家池。
共传绿野成堂日,正是青衿讲业时。
砌畔丛兰如九畹,林端瑞露似三危。
擎空奋有金茎色,拂汉今多玉树枝。
玄圃烟光纷委藉,赤城霞采并昭垂。
披图漫尔将乘兴,载酒凭谁可问奇。
几度临风频怅望,新题先与订芳期。
与子一为别,星华几度移。
论心空有约,促膝更无期。
歧路青骢远,关河白雁迟。
此时频怅望,何处侍襜帷。
未并登台酌,先传出塞诗。
清音谐玉律,秀色亚琼枝。
可笑边城客,来从粤海湄。
形容君莫问,衰鬓渐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