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舟行即事》
《和舟行即事》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秋气才深万木降,云涛轩豁失幽窗。

陈琳有檄谁操管,庾亮移尊已入江。

词客多情看水鸟,荒村乱后少山狵。

三星的铄鱼龙睡,一阵笙歌咽玉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首句“秋气才深万木降”点明季节,深秋的寒意使得树木凋零,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云涛轩豁失幽窗”一句,通过云涛的广阔与幽窗的狭小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浩瀚与个人空间的感慨。

“陈琳有檄谁操管,庾亮移尊已入江”两句运用典故,陈琳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以其檄文著称;庾亮则是一位历史人物,此处借其移尊入江的故事,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主题。这两句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桥梁,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词客多情看水鸟,荒村乱后少山狵”中,“词客”泛指文人雅士,“水鸟”与“山狵”分别代表了水边与山中的生灵,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战乱后荒村景象的哀叹。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社会动荡的忧思。

“三星的铄鱼龙睡,一阵笙歌咽玉缸”最后两句,以“三星”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夜晚的降临;“鱼龙睡”则是对自然界生物休息状态的描绘,与前文的动态形成对比,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而“一阵笙歌咽玉缸”则以音乐的停止,象征着欢乐的暂时终结,进一步强化了诗中所蕴含的深沉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谢荩衷再访予山中诗以送之三首并得春字·其三

玄冬常送客,送客倍伤神。

行李琴书重,江山气象新。

扶摇万里月,梅柳一枝春。

好俟槐花发,长驱慰紫宸。

(0)

赠台湾总督府属池浦和三郎、台南厅属牧野斌、盐务专卖所支配人钜鹿赫太郎

相逢海外若平生,谁主谁宾谢送迎。

千里不胜轮铁倦,同文多感译鞮清。

晓风残月余诗梦,豪竹哀丝带酒醒。

东亚且联唇齿谊,两家门户各支撑。

(0)

春夜会赤崁城·其二

偶携铁砚走风尘,萍水相逢尽角巾。

南月惊乌歌舞夕,红潮渐上颊边匀。

(0)

太白楼·其一

世事真同水上浮,金龟好换酒家愁。

山东李白今何在,城下惟瞻太白楼。

(0)

郑子玄不顾雨雪之难走潞河欲寻旧交予惧其或有嗟来也故作诗三章以慰其行·其二

四顾堪愁绝,连天一月雪。

恐扺张家湾,难对贫交说。

(0)

菩萨蛮.新岁舟中望山

冬冬腊鼓催年罢,江波碧泻春如画。

春到已多时,梅花知不知。

山色随江掩,尽被东风染。

染得绿生生,一层深一层。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