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罪朦胧令自宽,苞苴馈赠且偷安。
民穷转觉军中好,寇过惟从壁上观。
俗吏飞腾推挽易,妖氛飘瞥送迎难。
逍遥无暇谈攻守,不及乡农早议团。
功罪朦胧令自宽,苞苴馈赠且偷安。
民穷转觉军中好,寇过惟从壁上观。
俗吏飞腾推挽易,妖氛飘瞥送迎难。
逍遥无暇谈攻守,不及乡农早议团。
这首清代诗人张问陶的《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其五)》描绘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心境与观察。首句“功罪朦胧令自宽”暗示了对是非功过的模糊认知,使得诗人选择自我宽恕。接下来,“苞苴馈赠且偷安”反映了在贿赂盛行的环境中,诗人暂且寻求安宁。
“民穷转觉军中好,寇过惟从壁上观”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同情,认为在战乱中,军队生活似乎相对安稳,而百姓只能旁观战事。“俗吏飞腾推挽易,妖氛飘瞥送迎难”批评了官场风气,指出官员们的升迁容易,应对动荡局势却显得力不从心。
最后两句“逍遥无暇谈攻守,不及乡农早议团”揭示了诗人对于悠闲乡村生活的向往,感叹自己没有时间去讨论攻守策略,不如乡民们早早地团结起来准备自卫。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展示了社会现实,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时局的忧虑。
小雨初收,疏烟笼柳,西风萧瑟闲庭。
渐枫林霜染,梧叶纷纭。
芳草瑶阶重叠、东篱菊色遍黄金。
恨此日,家乡客邸,两地登临。伤心。
吴江越岭,叹愁云杳隔,魂梦难寻。
纵有回文字,鱼雁无凭。
说甚萸囊菊液,终难解、别恨离情。
空凝睇,云山苕递,枉自魂惊。
夕阳欲下层峦去,柴门隔林深闭。
远水平帆,残钟落树,万叠青山帘底。愁云乱起。
正归鸟寒边,瘦筇斜倚。
如线青天,濛濛松条坠晴翠。当时素禽已远。
画阑红一角,都没荆杞。
龛雨敲灯,幡花瘦露,人影一蒲团地。
先生去矣、剩丹灶荒寒,晚烟堆里。
一枕潺湲,冷泉流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