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凤山先生李文昌赴召》
《贺凤山先生李文昌赴召》全文
宋 / 宋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国老如公仅几人,岂宜长啸太湖滨。

畴咨宰相调元化,诏趣尚书侍紫宸。

欲振国威千载立,当从局面一番新。

先生莫作前时看,多少枯根望早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shānxiānshēngwénchāngzhào
sòng / sòngbǎirén

guólǎogōngjǐnrénchángxiàotàibīn

chóuzǎixiāngtiáoyuánhuàzhàoshàngshūshìchén

zhènguówēiqiānzǎidāngcóngmiànfānxīn

xiānshēngzuòqiánshíkànduōshǎogēnwàngzǎochūn

注释
国老:指德高望重的老臣。
长啸:大声吟咏或感叹。
太湖滨:太湖边,指隐居之地。
畴咨:咨询,寻求贤才。
宰相:古代最高行政官员。
元化:自然界的运行法则,引申为国家治理。
紫宸:皇宫中的紫宸殿,代指朝廷。
振国威:提升国家威望。
千载立:流传千秋万代。
局面:形势,局面。
一番新:全新的面貌。
前时看:以前的眼光。
枯根:比喻身处困境的人。
早春:象征新生和希望。
翻译
像您这样的国老能有几人,怎能长久在太湖边长啸吟咏。
应寻求贤相来调理国家大计,朝廷急召尚书入宫侍奉君王。
要使国家声威流传千年,必须从全新的局面开始。
先生您不要以过去的眼光看待,许多枯木都在期待春天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为庆祝贺凤山先生李文昌被皇帝召见而作。诗中表现了对李文昌仕途顺利的期待和赞赏,以及对国家希望得到长久安稳的美好愿望。

“国老如公仅几人”表明李文昌在朝中地位崇高,且德高望重之士不多。“岂宜长啸太湖滨”则是说他不应该长期留守地方,而应被召入朝廷。接下来的“畴咨宰相调元化,诏趣尚书侍紫宸”指出李文昌在地方有很好的政绩,被宰相推荐,皇帝下诏令其快速到达朝廷,参与国家大事。

“欲振国威千载立,当从局面一番新”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李文昌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带来长久的安定与强盛,以及对改革图新局面的期待。“先生莫作前时看,多少枯根望早春”则是在告诫李文昌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观察事物,因为现在有许多原本看似枯萎的枝干都充满了复苏生机的希望。

整首诗流露出对贺凤山先生未来政治生涯的美好祝愿,及对国家美好的期待。

作者介绍

宋伯仁
朝代:宋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
猜你喜欢

拟古诗十九首·其二青青河畔草

青阳煦林薄,春气匝道周。

婉娈都人子,采桑南陌头。

修眉婉清扬,玉颜和且柔。

明妆照碧落,五马为久留。

久留谅奚为,妾非贵者俦。

贫守蓬蘧篨,献食独安羞。

(0)

香山八景诗·其三南台秋月

阊阖城南夜,澄鲜一望中。

可怜台上路,举步是蟾宫。

(0)

周留

苍毛豕身,角若担矛。卫护其犊,与虎为雠。

(0)

越人土风歌

其山崔巍以嵯峨,其水溢遝而扬波,其人厽砢而英多。

(0)

将赴粤东别亲友

五岭迢遥秋望迟,白头今复动离思。

儿童遮道看传节,朋旧临歧为举卮。

仰面还惊归鸟下,扪心讵遂片云移!

东门尚有瓜田在,重语园丁好护持。

(0)

再游无终洞

无终有国已难寻,洞口谁为梁甫吟?

一片白云飞不去,徘徊似识主人心。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