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兴善寺古柏幢二首·其二》
《咏兴善寺古柏幢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萧梁古院表遗踪,铁干虬姿簇几重。

香海拥潮苍雪下,法轮垂荫紫云封。

檀栾青映临池竹,摩顶寒分授记松。

参取圆通无着意,庭前柏子自茏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兴善寺内古柏幢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柏的形态与环境,以及其在佛教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首句“萧梁古院表遗踪”,点明了地点——萧梁时期的古寺院,暗示了历史的久远和文化的积淀。接着“铁干虬姿簇几重”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古柏的形态,铁一般的树干,虬曲的姿态,仿佛是历经沧桑的见证者,矗立于寺院之中。

“香海拥潮苍雪下,法轮垂荫紫云封”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古柏置于一个充满神秘与庄严的环境中。香海象征着佛教的信仰氛围,苍雪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壮丽。法轮垂荫,紫云封,则进一步强调了古柏在佛教文化中的神圣地位,仿佛是佛法的守护者,庇护着寺院和信徒。

“檀栾青映临池竹,摩顶寒分授记松”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古柏与其他植物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暗示了古柏在寺院中的独特地位。檀栾青映,描绘了古柏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之美;摩顶寒分,可能是指古柏与松树的相互依存,共同抵御严寒,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参取圆通无着意,庭前柏子自茏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柏的深刻感悟。圆通,即佛教中的一种智慧境界,意味着无分别、无执着。诗人认为,古柏的存在,无需刻意追求,其自然生长的状态,就是一种圆通的表现。庭前柏子自茏松,既是对古柏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古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甘罗城

孤城留得少年名,晓日黄河气尚英。

我是夷门迟暮客,更无情绪说甘生。

(0)

人病心尤静,天晴竹更妍。

想唯棋客至,妙得酒方传。

塞窦忧风仄,推窗喜月圆。

了知年命促,姑妄话神仙。

(0)

客汀遇红夷人谈其国土风俗漫述三首·其二

物候中华似,初无稻与茶。

麦长刚半寸,桃大约如瓜。

竹鼠能驱狗,蛮禽或变鲨。

南风来半月,不用指南车。

(0)

杪秋宿南屏圆照堂

采茶龙井巅,汲水虎跑径。

藉此两地佳,以为一山胜。

游程达夜商,好侣因诗订。

行倦亦呼舟,林间数声磬。

(0)

梦朱懋忠先生

在昔游京华,抵掌天下事。

标榜由汉东,朋党自唐季。

安知鼠与狐,耽耽有宦寺。

颇信知几言,拥旄忽如屣。

奈何生死别,刍狗更相觊。

蚁慕非吾徒,鸱嚇复何异。

经怪桃花源,外人莫能避。

终然不得路,黄绮焉足比。

(0)

采莲曲

采莲复采莲,为解渡口船。

兰桡击波去,岸岸垂杨烟。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