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竹径》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竹径》全文
唐 / 李德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馀。

檀栾被层阜,萧瑟荫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0)
注释
野竹:野生的竹子。
径:小路。
绕溪:环绕溪流。
馀:多。
檀栾:檀木和栾木。
层阜:层层山丘。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荫:遮蔽,提供阴凉。
日落:夕阳西下。
林静:树林宁静。
谷虚:山谷空旷。
田家:乡村人家。
故人:老朋友。
焚鱼:烹鱼共食,古人习俗。
翻译
野生的竹林自然形成了小路,环绕着溪流延伸了大约三里多。
檀木和栾木覆盖着层层山丘,秋风吹过,发出萧瑟的声音,为清澈的水渠提供了阴凉。
夕阳西下,树林显得格外宁静,微风吹过山谷,显露出空旷。
在乡村,老朋友稀少,又有谁能一起烹鱼共度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怀念。首句“野竹自成径”生动地刻画出一幅野竹自然形成小路的情景,给人以自由自在之感。而接下来的“绕溪三里馀”,则是对这条小路蜿蜒曲折的具体描写,更增添了一份幽深和遥远之意。

第三句“檀栋被层阜”用来形容树木繁茂,层层叠叠地覆盖在山坡上,而“萧瑟荫清渊”则是对这片区域内溪流潺潺声响和水质清澈的生动描绘。这些景物的细致刻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和感受,也映射出其内心所寄托的情愫。

中间两句“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则是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来强化这种宁静与空旷的氛围。黄昏时分,太阳西下,林间显得更加静谧;微风吹过山谷,清晰地传递出这片区域的寂寞和广阔。

末尾两句“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人情冷暖的感慨。这里的“故人”,可能指的是昔日在平泉居住、共同享受自然之美的人,而现在他们大多离散,剩下的只是孤独和寂寞。末句中的“焚鱼”则是一个古老的生活情景,即在野外用火烤食捕获的鱼类,这里也象征着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方式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和人间真挚情感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李德裕

李德裕
朝代:唐   字:文饶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生辰:787—849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

吴山堂

楚客对吴山,归心常自苦。

守土切须防,半夜俱飞去。

(0)

东武二首·其一

小白奖周室,夷吾致其君。

各竭当时力,未免后儒言。

骏马日千里,壮士举百钧。

更欲加勉策,折髀与摧辕。

(0)

秋暮书怀·其三

忆昔曾游处,俄经二十年。

重来人不识,独想事依然。

北海知刘备,荆州小仲宣。

如何骑骏马,徼倖学开边。

(0)

别房州

有客尝谈解散川,偶因晴景到山前。

溪流似景清无底,石壁如门翠插天。

夜气结成三洞雨,春渠饮尽一州田。

临行始觉房陵好,更欲迟留住一年。

(0)

再过黄州苏子瞻东坡雪堂因书即事题于武昌王叟斋扉

欹帆侧柂岭边归,重过东坡叩竹扉。

床坐凝尘风自扫,江山无主燕空飞。

门前桃李添新径,井畔梧桐长旧围。

好在江南王钓叟,为君时复晒渔衣。

(0)

书薛绍彭诗编

白杨宿草几离披,忽对遗编动永思。

棠棣先凋空浩叹,图书不展已多时。

岂唯独负游山约,何意重看送我诗。

今日山翁悲复喜,薛家门里有孤儿。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