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隔竹敲茶臼》
《隔竹敲茶臼》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排律  押[肴]韵

兴入卢仝碗,龙团旋解包。

忽闻茶臼响,正隔竹窗敲。

活水烹新茗,香风度绿梢。

听知童落杵,惊起鹊离巢。

香比云英捣,清无水厄嘲。

林深留客处,未羡巳公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静谧的竹林中,一位诗人通过茶臼的声音,感受到茶香四溢,仿佛置身于一片清新脱俗的世界之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煮茶、品茗的过程,以及茶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

首句“兴入卢仝碗,龙团旋解包”,开篇即点明了煮茶的场景,卢仝是唐代著名的茶人,此处借指高雅的茶具和上好的茶叶。诗人将自己沉浸在茶的香气中,仿佛与古代茶圣卢仝一同品味佳茗。

“忽闻茶臼响,正隔竹窗敲”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茶臼的声音穿过竹林,传入诗人的耳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不仅是一次味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活水烹新茗,香风度绿梢”则进一步展示了煮茶的过程,活水煮新茶,茶香随风飘散,绿叶在风中轻轻摇曳,画面生动,充满了自然之美。

“听知童落杵,惊起鹊离巢”通过孩童捣茶的动作,以及由此引发的鸟儿惊飞的情景,增加了诗的动态感,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简单与纯粹。

“香比云英捣,清无水厄嘲”将茶香与云英捣药的传说相联系,赞美茶香之纯净,无任何杂质或困扰,表达了诗人对茶的喜爱与敬仰。

最后,“林深留客处,未羡巳公茅”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即使是在深林之中,也能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不羡慕隐居的高士生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煮茶、品茗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茶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致爽亭二首·其二

桑柘落洲渚,澄潭渔艇集。

幽禽忽飞来,斜日水光溢。

(0)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其十八

子真同一性,和靖是三生。

山意冷愈澹,月香幽更清。

只应霜雁识,未怯玉龙横。

密友惟清士,佳名称素兄。

(0)

临终偈

七十四年命幻身,临行动众动群伦。

鸣钟击鼓浑闲事,一点圆明不动真。咦!

擘破乾坤一玄牝,挐将日影挂林梢。

(0)

吊太白

采石山头秋月明,姑熟堂下秋水清。

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

(0)

和汉东先生韵六首·其一

青瓢归自沧海头,眇然天地飞一鸥。

今人来来古人去,我自认我山中楼。

(0)

古乐府.东门行

古风出东门,我行乐巾綦。

今歌东门行,牵衣强留甘餔糜。

仗剑去,忽如遗,时清君去予心哀。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