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然独立不邀尘,祇媚天涯病里人。
万叶晶莹都弄月,一生漂泊未宜春。
静凭水气招凉怨,暗与秋山看晚颦。
夕照关河谁对笛,莎边鸥鸟特相亲。
渺然独立不邀尘,祇媚天涯病里人。
万叶晶莹都弄月,一生漂泊未宜春。
静凭水气招凉怨,暗与秋山看晚颦。
夕照关河谁对笛,莎边鸥鸟特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湖上赏荷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的晶莹剔透和周围环境的幽静凄美。首句“渺然独立不邀尘”描绘了荷花在湖面上独立的姿态,远离尘嚣,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祇媚天涯病里人”则表达了荷花对病人的抚慰之意,暗示了其清雅之气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
“万叶晶莹都弄月”一句,通过“万叶”和“弄月”,生动地描绘了夜晚湖面上荷叶与月光相互映照的美景,强调了荷花的美丽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一生漂泊未宜春”则借荷花的一生漂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荷花虽历经风雨,却依然保持其纯洁与坚韧的生命力。
“静凭水气招凉怨,暗与秋山看晚颦”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凄美,荷花似乎在水汽中诉说着凉意与哀愁,与远处的秋山共同凝视着傍晚的愁容。这种情景交融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
最后,“夕照关河谁对笛,莎边鸥鸟特相亲”将视线拉回现实,夕阳下的关河与笛声相呼应,而莎草边的鸥鸟则显得格外亲近,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和谐的画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状态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物生宇内有万殊,本之一气随盈虚。
木兮竹兮岂同类,吾自丧吾渠忘渠。
神全形枯真散木,束翠棱棱一丛竹。
岂其无用全天年,犹有琅玕在其腹。
苍苔蚀尽风雨根,岂愿斲削为牺尊。
岁寒相与数君子,满目桃李争新春。
渊明任疏散,出处皆逍遥。
悠然解县组,不折五斗腰。
晴川风日佳,归舟喜摇摇。
及门对妻子,不觉衣囊枵。
居贫道则腴,念澹迹已超。
时复会田家,兴至不待邀。
种豆在南山,种苗在东皋。
投閒偶成趣,心逸身匪劳。
孤怀托素琴,万事付浊醪。
乐天以乘化,内适何陶陶。
若人渺何许,世远不可招。
千载东篱花,寒香翳丛蒿。
采采不盈掬,伫立秋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