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徐母吴氏》
《挽徐母吴氏》全文
元 / 尹廷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母仪妇道俨如存,多积阴功裕后昆。

眼见铜章荣队子,手携银鹿弄诸孙。

一簪白发霜前操,万灶青烟雪里村。

只恐穹碑书不尽,更看旌表贵高门。

(0)
鉴赏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挽徐母吴氏诗,表达了对逝去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对其美德的赞美。首句“母仪妇道俨如存”描绘了母亲虽已去世,但其贤淑的风范犹在人们心中;“多积阴功裕后昆”则强调了她生前的善行对后代子孙的深远影响。

接下来,“眼见铜章荣队子”暗示母亲见证了家族的荣耀,子孙们佩戴铜章,显现出家族的显赫;“手携银鹿弄诸孙”则以富有象征意义的银鹿,形象地描绘了祖母与孙子们的欢乐时光。

“一簪白发霜前操”描绘了母亲年迈但仍勤劳持家的形象,即使霜染白发也不忘操持家务;“万灶青烟雪里村”则通过炊烟袅袅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睦,以及母亲在寒冬中为家庭付出的辛劳。

最后两句“只恐穹碑书不尽,更看旌表贵高门”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功德的敬仰,担心仅凭墓碑难以尽述她的事迹,期待家族能继续铭记并发扬她的高尚品质,使门第更加显赫。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是对逝者的追思,也是对家族精神的传承。

作者介绍

尹廷高
朝代:元   字:仲明   籍贯:遂昌

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猜你喜欢

岳阳书事

洞庭水落洲渚出,叠翠疏峰远湮没。

重楼百尺压高城,画栋沉沉倚天阙。

湖光上下天水融,中以日月分西东。

气凌云梦吞八九,欲与溟渤争雌雄。

澄澜无风雨新霁,一日万顷磨青铜。

琉璃夜影贮星汉,骑鲸已在银潢中。

湘妃帝子昔何许,但有林壑青浮空。

苍梧云深不可见,遗恨千古嗟何穷。

须臾暝晦忽异色,风怒涛翻际天黑。

乘陵濑壑走魑魅,渟滀百怪谁能测。

忽看舟子玩行险,更欲飞帆借风力。

安得晴云万里开,依旧寒光浸虚碧。

(0)

玉楼春·其三茶

酒阑未放宾朋散。自拣冰芽教旋碾。

调膏初喜玉成泥,溅沫共惊银作线。

已知于我情非浅。不必宁宁书碗面。

满尝乞得夜无眠,要听枕边言语软。

(0)

次吴篁屿赠别

每嗟人世等浮沤,会聚如云散复收。

诗赋别情无白雪,酒浇离思有青州。

见梅须寄一枝信,对月还关两地愁。

此去若逢风雨夜,肯思细话对床不。

(0)

雨后晓起看山

晨起出蓬户,换却隔水峰。

细看只旧山,色与昨不同。

虽经夜来雨,末必有许功。

云师挈众巉,置在蓝水中。

沙土俱绿净,草树添青葱。

不然近秋衰,那得还春容。

此意殊不浅,要将调诗翁。

判断索一语,可惜语不工。

正使语工著,不如山色浓。

(0)

十一月二十八日雪至十二月十一日日色方暖积雪始融

日华今日始微暄,次第梅花暖更妍。

只有树阴偏得意,占它残雪不还天。

(0)

题张坦夫腴庄图三首·其二

花光泉响不相参,城市山林难两兼。

不分腴庄最无赖,一时奄有忒伤廉。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