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庙神灵在,銮舆暇豫回。
徒劳赋黄竹,祇见却龙媒。
凤历占千祀,鸿私下九垓。
悬知歌吹入,高宴柏梁台。
九庙神灵在,銮舆暇豫回。
徒劳赋黄竹,祇见却龙媒。
凤历占千祀,鸿私下九垓。
悬知歌吹入,高宴柏梁台。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闻大驾南巡恭赋(其五)》描绘了皇帝南巡时的盛况和祥瑞气氛。首句“九庙神灵在”表达了对皇家祖宗神灵的敬仰,暗示着国家的繁荣与神圣庇护。次句“銮舆暇豫回”描绘了皇帝出行的轻松愉快,显示出帝王的威仪和百姓的欢欣。
“徒劳赋黄竹”暗指前朝的忧虑或警示,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种危机或艰难时期,而此处通过“却龙媒”表达皇帝的到来带来了转机,如同龙的吉祥使者降临。接下来,“凤历占千祀,鸿私下九垓”运用凤凰和鸿雁的神话意象,象征着皇权的长久和吉祥,以及皇帝的恩泽普照四方。
最后两句“悬知歌吹入,高宴柏梁台”预想皇帝南巡期间,音乐歌舞将伴随其左右,盛大宴会将在著名的柏梁台上举行,展现出皇家庆典的豪华与热闹。整体上,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歌颂了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有华东阳,烨于吴门。古有遗高,展也兹存。
孰为先生,秀降三辰。胸集万宝,手挥五云。
九渊湛映,千茝齐芬。鹤跱霄逵,抗百风尘。
维予二祖,式契且姻。亲公自髫,属于夕昕。
齿惟父子,视犹季昆。聚晤员员,援推勤勤。
谓子良史,左丘马班。谓子鹏运,直举横鶱。
安知乘马,班如迍邅。终需于泥,以卒岁年。
余既暮矣,公犹岿然。于何不臧,自遐不因。
一往不复,追悔空辛。岂念平生,我思古人。
万里昆明未即功,方池凿象练兵戎。
女牛跨汉东西隔,旗鼓连营远近同。
巨舰初移云作阵,石鲸如动水生风。
可怜无限桑麻地,都付征人事远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