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至前二日赏东麓亭和司马王浚川韵·其二》
《长至前二日赏东麓亭和司马王浚川韵·其二》全文
明 / 钟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杳杳孤亭倚翠开,晓凭清霁首重回。

江拖素练天边下,云结玄堂海上来。

尺舄径登栖鹘处,半山如见读书台。

相逢总是神仙骨,何必璚英入寿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水画卷。首句“杳杳孤亭倚翠开”,以“杳杳”形容亭子的深远与孤寂,以“翠开”描绘周围绿意盎然的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晓凭清霁首重回”,诗人于清晨凭栏远眺,清新的空气与晴朗的天空让人心旷神怡,回望之际,似乎又有了新的发现。

“江拖素练天边下,云结玄堂海上来。”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江水比作素白的绸带,缓缓从天边垂下,云朵则像是在海面上形成玄色的殿堂,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幻。通过“下”与“来”的动态描绘,赋予画面以流动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江水的流淌与云朵的飘动。

“尺舄径登栖鹘处,半山如见读书台。”“尺舄”指小鞋,这里借指轻盈的步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诗人沿着山路,轻盈地登上了栖息鹘鸟的地方,仿佛在半山腰就能见到古人读书的台阁,既体现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相逢总是神仙骨,何必璚英入寿杯。”诗人认为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相遇,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无需借助外物(如琼浆)来庆祝,因为心灵的契合与精神的交流,本身就是最好的祝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精神世界的珍视,以及对生活质朴真挚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钟芳
朝代:明   字:仲实   籍贯:明广东崖州   生辰:?—1544

( ?—1544)明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猜你喜欢

学诗·其三

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几联。

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

(0)

祝英台近·其三春日客龟溪游废园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

昼闲度。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绿暗长亭,归梦趁飞絮。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

(0)

嘲林和靖

寺里掇斋饥老鼠,林间咳嗽病猕猴。

豪民遗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0)

春间小诗书赵园壁追录之·其二

小语不知夕,幽香无尽时。

影寒人欲醉,明月照酴醾。

(0)

寄胡明仲

尺一催公想疾驱,盛传今已过羌庐。

纷纷眼底何时定,郁郁江南更久居。

陛下不妨高枕卧,先生来草射聊书。

铜驼可惜埋荆棘,会有人能为扫除。

(0)

自责二首·其二

闷无消遣只看诗,又见诗中话别离。

添得情怀转萧索,如知伶俐不如痴。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