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逢钱塘诗僧》
《逢钱塘诗僧》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把手忽相逢,开谈究诗义。

子虽浮屠流,乃抱风骚志。

钱塘佳山水,一一助清思。

何处最堪怀,飞来峰下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éngqiántángshīsēng
sòng / sòng

shǒuxiāngféngkāitánjiūshī

suīliúnǎibàofēngsāozhì

qiántángjiāshānshuǐzhùqīng

chùzuìkān怀huáifēiláifēngxià

注释
把手:相遇。
忽:忽然。
相逢:相遇。
开谈:开始交谈。
究:深入研究。
诗义:诗歌的深意。
子:你。
浮屠流:佛教徒。
乃:然而。
抱:怀有。
风骚志:诗人的激情和志向。
钱塘佳山水:钱塘江边的美丽山水。
一一:每一道。
助:激发。
清思:清新思绪。
何处:哪里。
最堪怀:最能触动情怀。
飞来峰下寺:飞来峰下的寺庙。
翻译
忽然间相遇,我们开始深入讨论诗歌的深意。
你虽然属于佛教徒的行列,但内心却怀有诗人的激情和志向。
钱塘江边的美丽山水,每一道风景都激发了我的清新思绪。
哪里最能触动情怀?当然是飞来峰下的那座寺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逢钱塘诗僧》。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一位和尚偶然相遇的情景,尽管对方出家为僧,但依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显示出其内心的文人情怀。诗人提及钱塘(杭州)的优美山水,认为这些景色能够激发诗人的清新思绪。最后,他问道:在这如画的钱塘山水中,何处最能触动诗人心弦?答案落在飞来峰下的寺庙,暗示那里可能蕴含着更深的文化底蕴和诗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交融的赞赏,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东关寺牡丹

洛阳春色艳难胜,金谷于今半葛藤。

争似一株山寺里,夜深犹映佛前灯。

(0)

过鸡鸣山忆王少参

下临诸塞上摩空,百丈天桥一径通。

可怪两人俱好事,夜深曾到白云中。

(0)

秋园杂兴·其十二

犹是仲秋月,菊花尚未然。

故人念狂客,先送酒家钱。

(0)

秋园杂兴·其三

高林叶亦落,何况于蒿莱。

怪尔岭头菊,迎霜尚未开。

(0)

有感

一官白首滞边城,樗散浑多江海情。

嗜酒那知囊里尽,寻僧数向寺中行。

兵尘满眼全无策,吏隐何心浪得名。

扬子十年犹未调,闭门空草太玄成。

(0)

题先大夫所遗万竿烟雨障子

依山傍水总相宜,不说南朝李画师。

贫也家遗惟此物,痛哉亲去已多时。

堂空似觉烟云合,夜静犹闻风雨悲。

满幅潇然双泪洒,可能更诵蓼莪诗。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