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总相宜,不说南朝李画师。
贫也家遗惟此物,痛哉亲去已多时。
堂空似觉烟云合,夜静犹闻风雨悲。
满幅潇然双泪洒,可能更诵蓼莪诗。
依山傍水总相宜,不说南朝李画师。
贫也家遗惟此物,痛哉亲去已多时。
堂空似觉烟云合,夜静犹闻风雨悲。
满幅潇然双泪洒,可能更诵蓼莪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首句“依山傍水总相宜”,以自然景色的和谐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回忆中的美好时光。接着,“不说南朝李画师”一句,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既表达了对艺术的欣赏,又暗含了对逝去亲人的追忆。
“贫也家遗惟此物”一句,直接点明了这幅山水画是诗人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蕴含着深深的家族情感和对父亲的怀念。而“痛哉亲去已多时”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失去亲人后的巨大痛苦和时间的无情流逝。
接下来的“堂空似觉烟云合,夜静犹闻风雨悲”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空荡的房间和寂静的夜晚赋予了情感色彩,仿佛烟云在哀悼,风雨在哭泣,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最后,“满幅潇然双泪洒,可能更诵蓼莪诗”两句,以画面的湿润和泪水的流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面对这幅画时的强烈情感反应,同时引用《蓼莪》一诗,进一步深化了对亡亲的哀思之情,表达了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怀念之作。
衣冠昔奔波,晋社亦中徙。
水府拥宫阙,六姓传剑玺。
名卿入理窟,黔首多兵死。
真人刬墉障,六合如平砥。
三山屹不化,城郭无形似。
冥冥桑麻村,残锋出耘耔。
前朝绝遗老,故事稽野史。
我顷为中山,蠲租案田水。
刳木枕波涛,砻刀伐荆杞。
丛祠及荒垄,幽处无不履。
车停客登席,酒尽诗在纸。
游深造遐邃,语苦出奇诡。
投囊凡几时,蓬尘失料理。
刘侯见之笑,谓此那可毁。
濡毫请挥洒,买石亲镌纪。
嗟予政理疏,无德行嵔垒。
编民愿尸祝,有愧庚桑子。
惟兹楚客谣,可以传下里。
何时见椎击,断仆清江尾。
慈宸念方国,上宰辍谟明。
即拜三公府,还为万里城。
松姿终自直,鼎意未尝轻。
恋结云帘对,恩颁玉节荣。
一经传令子,双璧聘材卿。
鹢汎江南棹,犀罗帐下兵。
台轓凝画绕,仙袂赤松迎。
粟脱宾筵饭,羊均宴豆羹。
吴农观耨水,芜壤叹糊赪。
此日东山咏,惟公继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