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年一联镳,作意到西瀑。
是时新喜晴,峻壁漱清玉。
雷霆骇神睹,冰莹雪胸腹。
临深足恐堕,坐石膝频促。
晷长不知永,玩久愈未足。
下山历斗潭,喧豗尚相逐。
忽逾十五里,风雨送归躅。
抵家如梦觉,始觉当暑溽。
但愿身更强,后游多秉烛。
绍年一联镳,作意到西瀑。
是时新喜晴,峻壁漱清玉。
雷霆骇神睹,冰莹雪胸腹。
临深足恐堕,坐石膝频促。
晷长不知永,玩久愈未足。
下山历斗潭,喧豗尚相逐。
忽逾十五里,风雨送归躅。
抵家如梦觉,始觉当暑溽。
但愿身更强,后游多秉烛。
这首宋代诗人陈宓的《同郑寺丞登西瀑》描绘了与友人郑寺丞一同游览西瀑的场景。首联“绍年一联镳,作意到西瀑”写出了他们相约同行,志在观赏西瀑的兴致。接着,“是时新喜晴,峻壁漱清玉”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色,瀑布如清玉般从峭壁倾泻而下,显得格外壮观。
“雷霆骇神睹,冰莹雪胸腹”运用比喻,形容瀑布声势惊人,水质清澈如冰似雪,给人以震撼之感。诗人身处其境,深感“临深足恐堕”,担心自己会被美景所吸引而失足。他坐在石头上,时间仿佛停滞,只觉“晷长不知永,玩久愈未足”。
下山途中,经过“斗潭”处,水声喧闹,诗人仍不舍离去。经过十五里的跋涉,风雨相伴,他们才踏上归途。回家后,诗人恍若从梦境中醒来,感叹此行犹如暑热中的清凉之旅。最后,他表达了希望身体更加强健,以便日后能更多地持烛夜游,再次欣赏这美丽的西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瀑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和向往。
浮来蓬岛定何年,秀出芙蓉片片鲜。
世界风尘无此地,山中丘壑别藏天。
遥凭仙路如堪往,初入玄都暂借眠。
丹灶尚留仙令迹,铜龙还自羽人传。
天边鸾鹤霞齐度,洞口桃花秋亦然。
藜杖每扶朝雨后,樵歌多到晚钟前。
纵无仙骨宁甘俗,说甚尘心不尽捐。
朋好洽来无约束,水云到处恣留连。
坐忘雾色侵筵几,静有泉声送枕边。
岁月长留峰四百,沧桑曾阅世三千。
觉来十载长安路,何似兹游数日缘。
牛渚山前采石矶,回波乱石相撑支。
上开石壁烟霞岛,连峰相向势崄崎。
我来欲访吾家老太白,天风飒飒吹我衣。
白也天上长庚星,偶落人间留姓名。
供奉金銮聊玩世,往往斗酒自沈冥。
凭陵意气山岳折,浩荡胸怀河汉倾。
一从挥手谢金阙,把酒山头问明月。
千秋留此谪仙楼,馀韵流风未销歇。
蛾眉亭碣没蓬蒿,两岸青山片月高。
只见长江汩汩万里送寒涛,极目齐州瀛海渺忽如鸿毛。
楼中之人去不复,楼外斜阳芳草绿。
人生徒苦自结刺,弹丸不及流光速。
奈何不饮,日为浮利浮名成龌龊。
松簧似奏清平曲,长夜岂照金莲烛。
不知何人与公沽酒共夜台,白杨萧萧野花开。
空馀文章千古云汉共昭回,使我今日徘徊瞻眺彷公跨鹤乘云欲下来。
公乎公乎,何不跨鹤乘云遂下来。
《采石登太白楼作》【明·李孙宸】牛渚山前采石矶,回波乱石相撑支。上开石壁烟霞岛,连峰相向势崄崎。我来欲访吾家老太白,天风飒飒吹我衣。白也天上长庚星,偶落人间留姓名。供奉金銮聊玩世,往往斗酒自沈冥。凭陵意气山岳折,浩荡胸怀河汉倾。一从挥手谢金阙,把酒山头问明月。千秋留此谪仙楼,馀韵流风未销歇。蛾眉亭碣没蓬蒿,两岸青山片月高。只见长江汩汩万里送寒涛,极目齐州瀛海渺忽如鸿毛。楼中之人去不复,楼外斜阳芳草绿。人生徒苦自结刺,弹丸不及流光速。奈何不饮,日为浮利浮名成龌龊。松簧似奏清平曲,长夜岂照金莲烛。不知何人与公沽酒共夜台,白杨萧萧野花开。空馀文章千古云汉共昭回,使我今日徘徊瞻眺彷公跨鹤乘云欲下来。公乎公乎,何不跨鹤乘云遂下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5qDE7Pu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