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堂上,忽鸾飞凤舞、花枝分亚。
起剔银灯相视笑,认得米家书画。
木偶儿郎,弓腰仕女,游戏无真假。
针神妙手,恰从阿堵传写。
正是月满千街,星移万点,天放元宵夜。
遥想汉宫传蜡烛,光照彩楼缥瓦。
玉漏停催,琼箫慢弄,暂醉珠帘下。
燕台胜景,剪灯重谱新话。
尚书堂上,忽鸾飞凤舞、花枝分亚。
起剔银灯相视笑,认得米家书画。
木偶儿郎,弓腰仕女,游戏无真假。
针神妙手,恰从阿堵传写。
正是月满千街,星移万点,天放元宵夜。
遥想汉宫传蜡烛,光照彩楼缥瓦。
玉漏停催,琼箫慢弄,暂醉珠帘下。
燕台胜景,剪灯重谱新话。
这首词以尚书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华丽而生动的元宵佳节景象。"鸾飞凤舞、花枝分亚"形象地展现了米家书画的精美,如同凤凰展翅、花朵绽放,令人眼前一亮。接着,词人通过银灯下的欢笑,赞美了米家灯艺的精湛,连木偶人物都仿佛活灵活现,游戏其间,真假难辨。
"针神妙手"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制灯技艺的高超,仿佛是从古代的传说中流传下来的。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元宵之夜,月圆星点,灯火辉煌,仿佛重现了汉宫赐灯的盛况,照亮了彩楼和碧瓦,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玉漏停催,琼箫慢弄"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悠扬,人们在珠帘下暂且忘却烦恼,沉醉于这美好的时光。最后,词人以燕台为题,寓意此地是元宵佳节的胜景,人们剪灯作乐,续写新的故事,寓意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总的来说,这首《念奴娇》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米家灯的艺术魅力,以及元宵节的热闹与诗意,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梅收清风来,宇净实鉴揭。
频年城南游,未有今夜月。
呼舟泛微澜,游鱼亦出没。
危榭倒影浮,倚槛凉入骨。
举酒属西山,寒光动林樾。
诸君兴未已,南阜上突兀。
目极大江流,高情更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