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六日天界寺社集诗》
《六月六日天界寺社集诗》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避地云山绕寺青,诸君还拟草玄亭。

论文海内皆兄弟,玩世尊前混醉醒。

一笑功名如梦鹿,百年踪迹本浮萍。

秋风已奏思归引,谁向罗浮问客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居云山之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场景。首联“避地云山绕寺青,诸君还拟草玄亭”点明了地点与氛围,云山环绕,寺院青翠,预示着一个宁静脱俗的环境,而“草玄亭”则暗示了文人雅集的场所,营造出一种文人相会、探讨学问的意境。

颔联“论文海内皆兄弟,玩世尊前混醉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学术追求。在广阔的学海中,他们视彼此为兄弟,共同探讨学问,既能在尊前畅饮,也能在醉酒后保持清醒的头脑,体现了文人的洒脱与智慧。

颈联“一笑功名如梦鹿,百年踪迹本浮萍”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功名如同梦境中的追逐,虚幻而不真实,而自己的一生如同浮萍般无根无定,流离不定,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

尾联“秋风已奏思归引,谁向罗浮问客星?”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随着秋风的吹拂,心中不禁涌起思乡之情,仿佛有一曲思归之歌在耳边响起。同时,也借用了“罗浮问客星”的典故,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与追问,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探索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哲学思考,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充满了文人的风骨与智慧。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读月石屏诗

余观二人作诗论月石,月在天上,石在山下,安得石上有月迹。

至矣欧阳公,知不可诘不竟述,欲使来者默自释。

苏子苦豪迈,何用强引犀角蚌蛤巧擘析。

犀蛤动活有情想,石无情想已非的。

吾谓此石之迹虽似月,不能行天成纪历。

曾无纤毫光,不若灯照夕。

徒为顽璞一片圆,温润又不似圭璧。

乃有桂树独扶疏,常娥玉兔了莫觅。

无此等物岂可灵,秖以为屏安足惜。

吾嗟才薄不复咏,略评二诗庶有益。

(0)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其一

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昏。

来新去成故,俯仰变凉温。

有贵则有贱,未若贱常存。

骍牛慕孤㹠,黄犬悲东门。

祸福相为基,损益不复言。

吾祖入吴市,应龙非伏辕。

(0)

送昙颖上人往庐山

浔阳几千里,无不见炉峰。

苍翠入众目,岩壑少行踪。

高僧忽独往,杳杳怀远公。

尝闻虎溪上,醉令或来同。

而今竞邀致,几里闻松风。

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

(0)

送李师锡太博通判怀州

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

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

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

别乘差同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

(0)

送李太保知仪州

出塞开牙帐,论兵启玉钤。

汉泉思白马,秦冢吊蒙恬。

族本西山大,声从渭北兼。

相如尝学剑,文士亦何嫌。

(0)

送弟禹臣

王都寓居树阴少,惟有墙隅两株枣。

去年相见枣花开,今年相别枣实好。

枣实未剥风莫吹,我鬓愁多似蓬葆。

淮南到时何所逢,秋叶萧萧蟹应老。

忆昔共归江上初,对饮芦洲月如缟。

半夜鱼跳镜破光,万事?然何足道。

自此重经二十秋,不改青青岸旁草。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