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翁诗名存宇宙,李杜摧锋君殿后。
山川草木经品题,千古佳名长不朽。
中年微累黔中□,石通曾运羲□□。
涪翁诗名存宇宙,李杜摧锋君殿后。
山川草木经品题,千古佳名长不朽。
中年微累黔中□,石通曾运羲□□。
此诗由宋代诗人朱胜非所作,名为《石通洞》。诗中赞美了涪翁的诗歌成就,称其名扬宇宙,甚至在李白与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面前也毫不逊色。诗中提到涪翁的诗歌为山川草木赋予了品题,使得这些自然景物的名声千古流传,永垂不朽。
接着,诗中描述了涪翁在中年时因担任黔中的职务而略感疲惫,但他的才华并未因此减退。特别提到了他曾经参与过石通洞的建设或管理,这表明涪翁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贡献,在其他领域也同样有所作为。整首诗通过赞美涪翁的全面才能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他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和永恒价值。
是人胸中小庐霍,董家亦有元和脚。
不经意处人难工,叠岭重泉偶所作。
重泉貌得香炉间,叠岭亦似南岳盘。
置二名区未为隘,合一全图不觉难。
山东嗤浙派,曾传杨契丹。
文笔今定谁巨擘,雌黄无使轻讥弹。
浮图高入云,俯瞰危无底。
与客安心处,指说云门寺。
云门寺外石磴斜,烟萝古木纷轇拿。
飞流直下不计尺,汇作明湖漾浅沙。
沙痕石齿天然好,野桥那畔茆斋小。
趺坐幽人独静参,应是忘机学庄老。
庄老岂可学,寓意聊足乐。
渔人举罾善求鱼,羽士调笙将款鹤。
壮哉大观真卓荦,我与其间一扬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