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峰姿开锦绣,风间松籁韵笙簧。
乍当日午微嫌热,便忘清晨尚怯凉。
云里峰姿开锦绣,风间松籁韵笙簧。
乍当日午微嫌热,便忘清晨尚怯凉。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象与细腻情感。首句“云里峰姿开锦绣”,以“锦绣”比喻云雾缭绕中的山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峰在云雾间的朦胧美,仿佛一幅展开的锦绣画卷,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想象的空间。
次句“风间松籁韵笙簧”,将风吹过松林的声音比作笙簧之音,既表现了风的轻柔与松林的和谐共鸣,又赋予了自然之声以音乐的美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接着,“乍当日午微嫌热,便忘清晨尚怯凉。”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描绘了从清晨到正午气温变化的过程。清晨时分,可能还有些凉意,人们可能会感到些许寒意;而到了日午时分,阳光炽烈,可能会觉得有些炎热。但这种自然的变化,却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即使是炎热的午后,也能让人忘记清晨的凉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
方知平地上,见不尽青春。
浮山昔飞至,与罗合其巅。
严冬树色改,青松耀红鹃。
不种自生植,屡伐常苍然。
我病不暇耕,行复观我田。
呼扶偃蹇后,倩护龙钟先。
僮客四面集,畦疃相勾连。
敢云岁晏休,翻犁趁晴暄。
民政今古殊,忧乐岂异源。
收身卧荒刹,朗月前夜圆。
鹊懒附枝静,鼯饥嗅床穿。
为农悔不早,时发棹歌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