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兵又过飞来寺,报国深惭似去年。
但得文华人物在,人间何地不神仙。
提兵又过飞来寺,报国深惭似去年。
但得文华人物在,人间何地不神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督师度岭经飞来寺留题壁上》。黎遂球以督师的身份经过飞来寺,并在此留下题壁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责任的深感和对文华人物在世的乐观态度。
首句“提兵又过飞来寺”,描绘了诗人率领军队再次经过飞来寺的情景,展现了其军事行动的频繁与重要性。接着,“报国深惭似去年”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在国家事务中的表现感到愧疚的情绪,暗示了他可能在之前的某次任务中未能尽到应有的职责,或是对国家的贡献不够显著。
后两句“但得文华人物在,人间何地不神仙”,则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他认为只要有才华横溢的人物存在,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如同神仙般的美好与和谐。这种观点既是对人才价值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情感的抒发,反映了明代士人对于国家责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才价值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兹岩如许深,中乃一物无。
非仙莫能幻,故即岩之呼。
何代有禅衲,孑焉寄褐蒲。
名字不可考,种松今欲枯。
我来值雪后,阴崖尽成晡。
茶罢摄衣起,巾车问前途。
前冈云气敷,后岭两脚暗。
宵安礼贤枕,蚤赴天心饭。
奔驰亦云极,憩息宁恤暂。
自犹厌登车,况乃躬负担。
行年甫三十,道里遍千万。
怀哉坐一饥,使我历诸患。
长卿病故多,次山仕真漫。
盍整旧诗书,归欤老山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