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宪副弟庭中茉莉用前韵》
《咏宪副弟庭中茉莉用前韵》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南屏紧护芳菲地,为问霜前几度开。

老蛾不应迷路入,晴蜂犹省傍檐来。

香浮寿斝怜新摘,根稳陶盆忆旧栽。

却笑诗成花已过,凌冬能发更奇哉。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中茉莉的生长环境与美丽姿态,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茉莉的独特情感和哲思。

首先,“南屏紧护芳菲地”,诗人以“南屏”象征茉莉生长的环境,用“紧护”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茉莉所处之地的幽静与保护,暗示了茉莉生长的条件之好。接着,“为问霜前几度开”,诗人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茉莉开放时间的关注,同时也隐含了对茉莉生命力的赞叹。

“老蛾不应迷路入,晴蜂犹省傍檐来。”这两句通过对比老蛾与晴蜂的行为,展现了茉莉吸引昆虫的自然魅力。老蛾可能因迷路误入,而晴蜂则似乎对茉莉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频繁前来采蜜。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茉莉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

“香浮寿斝怜新摘,根稳陶盆忆旧栽。”这两句将茉莉的香气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诗人通过“怜新摘”表达了对新鲜采摘茉莉的珍惜之情,而“根稳陶盆忆旧栽”则流露出对茉莉生长过程的怀念,以及对过去栽种茉莉场景的回忆。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人文关怀。

最后,“却笑诗成花已过,凌冬能发更奇哉。”这两句诗以幽默的口吻收尾,既是对茉莉在冬季依然绽放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创作灵感的自我调侃。通过“诗成花已过”的自嘲,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现象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茉莉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对瀑六韵

飞瀑我常对,所欣对以冬。

挂来冰箸簇,流处气机浓。

从识根源远,不迁节令逢。

微闻声飒沓,略戢势㳙淙。

落涧鹿猜饮,入池鱼罢喁。

洗头宜玉女,应律逮黄钟。

(0)

枕碧楼三首·其三

谷口延缘不见楼,到来俯视白云头。

蜃窗嫩日宜清坐,树树山山总在眸。

(0)

波罗河屯行宫即事·其三

秋宇刚欣霁色䨑,西山荟蔚复凄凄。

宣传支帐寻高阜,今夜恐防雨涨溪。

(0)

绝句三十首·其二十三

别殿芙蓉镜槛开,重行翡翠绕芳台。

君王若问长生诀,留取金茎露一杯。

(0)

题山居壁拟曹唐

深洞岂人境,居然坐隐君。

树根全没水,竹影半穿云。

唤鹿皆依主,呼凫不乱群。

直同太古意,尘界竟谁闻。

(0)

咏怀二首·其二

横窗蕉叶绿,清影飒纷披。

静夜风雨来,客枕声声吹。

岂复无铅刀,一割嗟何时。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