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枕碧楼三首·其三》
《枕碧楼三首·其三》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谷口延缘不见楼,到来俯视白云头。

蜃窗嫩日宜清坐,树树山山总在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谷口延缘不见楼”,开篇即以“谷口”为背景,通过“延缘”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沿着山谷边缘行走的情景,却未见高楼大厦,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

接着,“到来俯视白云头”一句,诗人到达高处后,低头所见是白云触手可及的景象,既表现了地理位置的高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自由。白云作为自然界的元素,在这里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境界达到了一种与天地相接、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

“蜃窗嫩日宜清坐”,进一步描绘了日出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映照在蜃窗上,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暖而宁静的色彩。这里的“蜃窗”可能是指透过云层或雾气看到的景象,如同蜃楼一般虚幻而美丽,与“嫩日”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选择在此时“清坐”,似乎是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最后,“树树山山总在眸”一句,将视野从局部扩展到整体,强调了四周景色的丰富与连贯。无论是树木还是山峦,都在诗人的视线之内,构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这不仅体现了诗人观察力的敏锐,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登高远眺时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答黄充

我无置锥君立壁,舂黍作麋甘胜蜜。

绨袍不受故人意,药饵肯为儿辈屈。

割白鹭股何足难,食卢鹚肉未为失。

暮年五斗得千里,有愧寒檐背朝日。

(0)

和范教授同游桓山

送客寻山已自仙,行谈坐笑复忘年。

平郊走马斜阳里,破屋传杯积水边。

洗壁题名留岁月,登高著句记山川。

风流幕下诸公子,缩手吟边更觉贤。

(0)

谢赟阇梨见访

好在谈经老上人,冲风踏雪到江滨。

百篇出箧自新得,一钵随身依旧贫。

终岁杜门逃俗士,为师设榻对脩筠。

蒲团藜杖焚香坐,此意此时无点尘。

(0)

答魏衍惠朱樱

开门先得故人书,稍喜提携起覆盂。

得句有谁知我在,尝新此日赖吾徒。

倾篮的皪沾朝露,出袖荧煌得宝珠。

会荐瑛盘惊一坐,苋肠藜口未良图。

(0)

贺关彦长生日·其二

经术宜传世,清明正得秋。

德优高士传,名重赋家流。

短袖妨妍舞,青衫负白头。

待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

(0)

胡士彦挽词二首·其一

晚进违前辈,平生阙异闻。

吾犹识此老,天岂丧斯文。

善学家传业,英词世不群。

固应讥尚白,官序见扬云。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