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五十六》
《颂古六十二首·其五十六》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出得出不得,初不离是定。

圣者起凡情,凡人而乃圣。

倒用与横拈,扶邪及显正。

春雨春风竹户凉,落花啼鸟千峰静。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清远所作,名为《颂古六十二首(其五十六)》。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出得出不得,初不离是定。”这两句诗以“出得”与“不得”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生的困境与解脱之道。这里的“定”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定力,强调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保持平和的重要性。

“圣者起凡情,凡人而乃圣。”这两句揭示了圣人与凡人的关系。圣人虽高居于世,但能从凡俗情感中汲取智慧;而凡人若能领悟圣贤之道,亦可达到圣者的境界。这里体现了修行与觉悟的过程,即通过学习与实践,凡人可以逐渐接近圣者的境界。

“倒用与横拈,扶邪及显正。”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修行中的方法与态度。通过“倒用”与“横拈”,即反向思考与灵活运用,可以帮助人们辨识是非,纠正错误,同时彰显正确的道理。这表明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需要有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春雨春风竹户凉,落花啼鸟千峰静。”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春雨轻柔,春风拂面,竹门清凉,落花飘零,啼鸟声声,群山静谧。这样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寓意着修行过程中,通过内心的净化与提升,可以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人生、修行以及内在平和的追求与理解,展现了佛教思想中关于自我超越和心灵净化的主题。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宿农家

宿此屋头阁,瓦窗通月明。

夜深鸲鹆噪,人静桔槔声。

村落有古意,田园关客情。

儒衣成底事,所得是虚名。

(0)

送赵安仁之官上虞二首·其二

远庵家学在,持此去为官。

冰雪吾身白,风霜吏胆寒。

一心毋妄用,百姓自相安。

贤者妙为政,谁言宰剧难。

(0)

张端义应诏上书谪曲江正月一日赣州相遇·其二

正朝送迁客,好去看梅花。

此岭几人过,念君双鬓华。

直言知为国,远地莫思家。

韶石叫虞舜,伤哉古道赊。

(0)

舟行往吊故人

乔木风声壮,大江天影圆。

悲秋时把酒,爱月夜行船。

未及到河上,先愁过竹边。

倚篷思往事,闻笛为凄然。

(0)

石亭野老家

野老将余到石亭,先呼小豹出相迎。

依凭林谷住家稳,奔走儿童见客惊。

牛豕与人争径路,桑麻绕屋蔽柴荆。

溪边不合栽桃李,犹恐春风惹世情。

(0)

怀家三首·其一

白发出门来,三见梅花谢。

客路有岁年,归心无昼夜。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