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
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
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开篇“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即设定了全诗的意境,尽管身处人群中,但心灵却已远离尘嚣,找到一份宁静。
“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两句,通过对道家和儒家的哲学讨论,以及对历史人物庄子、孔子的提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在“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深邃的小巷里阳光洒落,门前高大的柳树稀疏,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美好写照。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生活片段。耕作、修剪草药、晾晒书籍,都是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一致的追求。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两句,写到了宾客来访时的情景,上座之客挥动着芬芳的花枝,而厨房里则飘香着野菜的清新气息,这是对宴席生活的一种描绘,既展示了诗人热情好客的一面,也透露出一种文雅脱俗的生活情趣。
最后,“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则是对主人赵叟家宴会的情境描写。主人在高厅中举杯畅饮,而诗人则是在日落时分离开林间的小道,这不仅是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一种赞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文化修养和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