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星烂漫烛微垣,独拥青绫向夜阑。
宫漏隔花银箭永,莲灯垂烬玉堂寒。
坐聆宵柝霜围屋,想见郊禋月满坛。
铃索无风尘土远,始知仙署逼金銮。
春星烂漫烛微垣,独拥青绫向夜阑。
宫漏隔花银箭永,莲灯垂烬玉堂寒。
坐聆宵柝霜围屋,想见郊禋月满坛。
铃索无风尘土远,始知仙署逼金銮。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在翰林斋夜宿的情景。首句“春星烂漫烛微垣”以春夜繁星和微弱的烛光映照着墙壁,营造出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独自拥着青绫(一种丝织品),享受这份宁静直到深夜。
“宫漏隔花银箭永”写夜晚宫中的滴漏声穿过花丛,时间仿佛停滞,银箭(刻度箭)指示的时间漫长。接着,“莲灯垂烬玉堂寒”描绘了莲灯(宫中照明之物)即将燃尽,照亮的玉堂显得清冷。
“坐聆宵柝霜围屋”诗人坐着聆听远处的更鼓声,屋外寒霜包围,月色如霜。他想象着郊外祭祀的场景,“想见郊禋月满坛”,月光洒满祭祀的祭坛,充满神圣感。
最后两句“铃索无风尘土远,始知仙署逼金銮”表达了诗人身处翰林院(仙署)远离尘世喧嚣,感受到其与皇宫(金銮殿)相近的尊贵地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夜晚在翰林斋的孤独与静思,以及对皇家生活的微妙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