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天池》
《登天池》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东林径转过村翁,为指天池此路通。

侧蹬回峰倾午日,危亭俯涧落秋风。

直缘薜荔千岩上,稍出旌旗万木中。

倏忽白云山谷满,只疑蓬岛坐溟空。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登天池》描绘了一幅山行所见的生动画面。首句“东林径转过村翁”,以村翁为引导,暗示了旅程的开始和当地居民的热情好客。接着,“侧蹬回峰倾午日”描绘了山路曲折,阳光斜照在峰峦之间,显现出时间的流转和景色的变化。

“危亭俯涧落秋风”写的是登高望远,亭子建在险峻处,可以俯瞰深涧,感受到秋风的凉意,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韵律。接下来,“直缘薜荔千岩上”借薜荔攀附岩石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增添了山势的苍劲。

“稍出旌旗万木中”则通过旌旗在树林中的隐约出现,暗示了有人烟的存在,增添了神秘感。最后两句“倏忽白云山谷满,只疑蓬岛坐溟空”,诗人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表达了对天池美景的惊叹和超脱尘世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池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及登山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四戒示诸生·其一戒博奕

余作四箴言,偏攻博奕门。

人财那可得,己禄已先奔。

一掷能倾产,千呼会爽魂。

嗔痴寻苦业,贪欲是迷根。

外负乡闾诮,中伤父母恩。

黄金孤注尽,白昼五时昏。

礼乐妨综理,诗书废讨论。

何如谢徒辈,吾道凛然尊。

(0)

孙同府以不得迎养母夫人为绘像事之因赋白云篇赠之

白云何靡靡,瞻望在故乡。

迢递越万里,云何别高堂。

婉恋慈母欢,伊郁不可忘。

歌彼陟岵诗,旨酒盈我觞。

达道莫能致,沉思迫衷肠。

托之丹彩笺,写兹明月光。

日夕承高隅,髣髴流佩裳。

庶言结遐思,耿耿明德旁。

(0)

咏怀三十首·其二十四

姑射有神人,冰骨为其姿。

被服天机锦,玉屑充渴饥。

窈窕处金闺,兰蕙方葳蕤。

孤操凛霜雪,抱瑟含微辞。

独立万物表,耻与姬姜随。

视世若尘土,择对安足为。

(0)

长安道三首·其二

一日再三往,奔驰十二时。

郊原芳草意,惟有马蹄知。

(0)

古塞上曲七首·其四

都护将军性气和,葡萄美酒奏弦歌。

折冲樽俎非无谓,遮莫沙村走骆驼。

(0)

齐天乐.三弟寄椒珠并蜀笺数种赋此二阕示之·其二

文鳞六六巴江到,蛮笺百番相赠。

海藻输华,溪藤让滑,幅幅琉璃光莹。粉痕红凝。

更染透桃花,十分妍靓。

韵事流传,锦官城外薛涛井。

宫中晓寒曾赋,衍波题未了,仙梦催醒。

冶习销磨,香词零落,不似当年吟兴。旧游追省。

把袍袄留题,遍钞还剩。待仿银钩,拨灯销夜永。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