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何靡靡,瞻望在故乡。
迢递越万里,云何别高堂。
婉恋慈母欢,伊郁不可忘。
歌彼陟岵诗,旨酒盈我觞。
达道莫能致,沉思迫衷肠。
托之丹彩笺,写兹明月光。
日夕承高隅,髣髴流佩裳。
庶言结遐思,耿耿明德旁。
白云何靡靡,瞻望在故乡。
迢递越万里,云何别高堂。
婉恋慈母欢,伊郁不可忘。
歌彼陟岵诗,旨酒盈我觞。
达道莫能致,沉思迫衷肠。
托之丹彩笺,写兹明月光。
日夕承高隅,髣髴流佩裳。
庶言结遐思,耿耿明德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鍊为表达对未能奉养母亲的歉疚之情而作。诗中以白云起兴,象征着思念之情的绵延不绝,表达了对远方故乡和已故母亲的深深眷恋。
“白云何靡靡,瞻望在故乡。” 开篇即以白云的飘渺与诗人对故乡的眺望形成对比,展现了一种既遥远又深情的情感状态。接着,“迢递越万里,云何别高堂。” 进一步强调了与母亲相隔万里的距离,以及与母亲分别的痛苦。
“婉恋慈母欢,伊郁不可忘。” 描述了诗人对母亲的温柔依恋和无法忘怀的思念之情。“歌彼陟岵诗,旨酒盈我觞。” 引用了《诗经》中的《陟岵》篇,表达了诗人通过歌唱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并以满杯的美酒象征着对母亲的敬意和怀念。
“达道莫能致,沉思迫衷肠。” 表达了诗人虽然明白道理,却无法实现与母亲团聚的愿望,内心的沉思和痛苦难以言表。“托之丹彩笺,写兹明月光。” 说明诗人将这份情感寄托于书信之中,用明月的光辉作为比喻,象征着对母亲的思念如同明月般永恒。
“日夕承高隅,髣髴流佩裳。” 描述了诗人每日傍晚站在高处,仿佛能看到母亲佩戴的衣裳,进一步强化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庶言结遐思,耿耿明德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言语和行动,将这份思念之情传递给远方的母亲,同时希望母亲能够理解并感受到他的心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白云、明月等自然意象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未能尽孝的遗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亲情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银蟾光彩。
喜稔岁闰正,元宵还再。
乐事难并,佳时罕遇,依旧试灯何碍。
花市又移星汉,莲炬重芳人海。
尽勾引,遍嬉游宝马,香车喧隘。
晴快。
天意教、人月更圆,偿足风流债。
媚柳烟浓,夭桃红小,景物迥然堪爱。
巷陌笑声不断,襟袖馀香仍在。
待归也,便相期明日,踏青挑菜。
风传秋信至。
颤叶叶庭梧,飘零阶砌。
年华迅流水。
况荣枯翻手,存亡弹指。
谁编故纸。
论古往、英雄斗智。
在当时、唤做功名,到此尽成闲气。
芏为行客,死乃归人,世同驿邸。
十步九计。
空捞攘,谩儿戏。
忍都将、有限光阴萦绊,趁逐无穷天地。
我真须、跳出樊笼,做个俏底。
苹汀蓼岸荻花洲。
占断清秋。
五湖景物供心眼,几曾有、一点闲愁。
梦里翩翩胡蝶,觉来叶叶渔舟。
谢郎随分总优游。
信任沉浮。
恬然云水无贪吝,笑分缠、骑鹤扬州。
只恐丹青妙笔,写传难尽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