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厚弟小春偶成》
《次韵子厚弟小春偶成》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强插梨花做小春,风前诗思有馀清。

路逢野老那知姓,耳听幽禽自唤名。

岁晚山林松桧色,天寒关塞鼓鞞声。

枕流漱石君无笑,我欲岩居学子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hòuxiǎochūnǒuchéng
sòng / wángzhīdào

qiángchāhuāzuòxiǎochūnfēngqiánshīyǒuqīng

fénglǎozhīxìngěrtīngyōuqínhuànmíng

suìwǎnshānlínsōngguìtiānhánguānsāishēng

zhěnliúshùshíjūnxiàoyánxuéjī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山林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强插梨花做小春" 一句,以梨花比喻初春之景,但用“强”字暗示着诗人的主观情感投入,以及对这个季节的特别喜爱。接下来的"风前诗思有馀清",则表明诗人在这和风中思绪飞扬,诗思如溪流般清澈且不断。

"路逢野老那知姓" 这一句,以问句形式出现,传达出对遇见的老农缺乏了解的态度,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紧接着“耳听幽禽自唤名”则描绘出诗人在大自然中,对鸟鸣声的细致感受,似乎这些声音都有了名字,显示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岁晚山林松桧色" 描述了年迈时节下,山林中的松树、桧树依旧郁郁葱葱,色彩浓重,这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永恒的一种写照。"天寒关塞鼓鞞声" 则通过听觉感受,传递出边塞的肃杀气氛,以及战争的隐喻。

最后两句 "枕流漱石君无笑" 和 "我欲岩居学子荆",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枕在溪水之上,洗涤心灵,却没有欢笑,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接着“我欲岩居学子荆”则明示了诗人的愿望,是要像古代隐者子荆那样,选择山林中的岩洞作为栖身之所,以此来逃避世俗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隐逸生活的心境。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送坚甫同年·其一

坚甫神太清,不谓久流落。

别来二十载,论议转深博。

其中富所有,种道以文穫。

铺张讲治乱,破若劲弩彍。

众人诮青衫,可笑俗眼薄。

兰筋隐瘦骨,垂耳受羁络。

拳挛喙拄地,过者无伯乐。

去蜀持底归,雄藁满坏橐。

朝辞玉垒关,暮上石匮阁。

知子者云谁,独我怀抱恶。

(0)

苍溪山寺

正午风色高,遂泊苍溪县。

层崖抱林木,有寺藏葱茜。

出船步危磴,荫密颇萦转。

上到金仙家,缘空列台殿。

修篁挂悬溜,坐觉炎暑变。

老僧晓经论,言语何贯穿。

引我上高阁,阑干俯江面。

寥寥百里内,山水尽奇观。

谁谓羁旅中,所见皆所愿。

汀洲白鸟聚,井邑青烟散。

乐此暮忘归,疏钟起岩畔。

徙倚下松门,尚怪舟人唤。

(0)

二里溪濯足

暑气沉晚树,晴光满遥川。

下马古道侧,濯足清溪边。

胜事乐水石,幽怀托云烟。

还来振衣起,回首徒悒然。

(0)

五十

生平曾不事悠悠,倏忽年华五十秋。

宦意文情俱淡泊,可怜浑似李蒙州。

(0)

祥兴第三十七

幽燕盛用武,六合已一家。

眼穿当落日,沧海有灵查。

(0)

误国权臣第三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

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