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白白与红红,小树低丛看不供。
总道楂花香气好,就中偏爱玉珑松。
漫山白白与红红,小树低丛看不供。
总道楂花香气好,就中偏爱玉珑松。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林间白红相间的花色,以及诗人对不同花卉香气的品味与偏好。首句“漫山白白与红红”,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春日山林中百花齐放的景象,白色与红色交织,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小树低丛看不供”一句,通过视觉与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花朵的喜爱之情,即使小树低矮,也难以满足他观赏的欲望。
后两句“总道楂花香气好,就中偏爱玉珑松”,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认为楂花的香气虽好,但他更偏爱玉珑松的香气。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也暗示了他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玉珑松象征着坚韧不拔、清雅脱俗的品格,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精神境界的认同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众论才名外,亲人似古人。
官嫌容易达,家爱等闲贫。
解印诗权在,移风泽国春。
政声交不得,惭见数乡民。
祖龙驱群龙,疏此万丈沟。
雨工恋故栖,十步九回头。
至今秦淮曲,蜿若春蛇游。
舟师厌回互,叹息倚柂楼。
维昔东巡初,八极围寸眸。
天端有佳气,郁郁东南浮。
卜云当兴王,在后五百秋。
叱咤召六丁,惨淡风云愁。
凿渠断地脉,自谓神与谋。
乾坤有端倪,已露不可收。
大帝开吴天,定鼎临江陬。
融融秣陵日,始照十二斿。
经营暨六代,兹地称神州。
乃知历数定,昧者徒私忧。
兹事故老传,未知信然不。
姑置勿重陈,作诗叹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