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论才名外,亲人似古人。
官嫌容易达,家爱等闲贫。
解印诗权在,移风泽国春。
政声交不得,惭见数乡民。
众论才名外,亲人似古人。
官嫌容易达,家爱等闲贫。
解印诗权在,移风泽国春。
政声交不得,惭见数乡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文宝所作的《送枝江秦长官罢秩》。诗中,作者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秦长官在仕途上的经历和品格。"众论才名外"表达了秦长官不仅在才情上有口碑,更在于他的名声超越了一般人的评价。"亲人似古人"则赞美他的品行如同古代贤人,深得亲人的敬爱。
"官嫌容易达"暗示秦长官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可能因为过于追求公正廉洁而遭人误解,认为他的升迁过于轻易。然而,"家爱等闲贫"表明他在家庭生活中却能安于清贫,体现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解印诗权在"描绘了秦长官离职时的情景,即使放下权力,他依然保持着诗人的风骨和情怀,为地方带来春风般的教化。"移风泽国春"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影响力,他的离去仍给当地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最后两句"政声交不得,惭见数乡民"表达了作者对秦长官的深深敬意,他遗憾自己无法与这样的官员建立更深的交情,只能通过百姓的口碑来表达对他的敬佩,因为他感到羞愧,未能亲自向他表达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秦长官的德才兼备、清廉无私以及他对地方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大藏五千卷,斋沐启宝函。
强名禅教律,心了一一谙。
向来曾乞食,此味醍醐甘。
拈花饮先笑,意会不待谈。
芸隐抱奇伟,未可论苦空。
吾皇乐询道,日御赋政宫。
会看召严徐,敷奏陛殿中。
鸣靴踏龙尾,岂久莲依红。
西禅欲南阐,胡僧越海来。
一蹴嵩山云,支分五岐开。
逢人问灵源,要识老牛胎。
半生苦迷此,所见只瞢哉。
有时面壁求,眼底仍飞埃。
谁知机凑到,却自诗中回。
无中写出有,金枝生蒿莱。
再拜先生语,段段空中裁。
当此意会处,高唱还自咍。
如得合浦珠,如获荆山瑰。
方信春力到,无地匝苍苔。
可怜思花人,区区羯鼓催。
我今得密旨,敢熄炉中灰。
瓣香为南丰,用酬开灵台。
千载靖节翁,秫向公田种。
万钟于我何,肯恋五斗俸。
长歌归去来,田园聊自奉。
高蹈世莫俦,器局小管仲。
嗟余昧于时,退思心每痛。
世人不我知,小畦亲抱甕。
唯有竹宫仙,时复致一供。
四清山中珍,凡目为之动。
黄独前未识,勿诮仲宣惷。
春茗摘新芽,秋菰怀旧葑。
江南贵乳酪,此意兼金重。
得君同下箸,诗来再三讽。
韵意两相高,文史叹足用。
续貂愧狗尾,敢与贤者共。
语奚较工拙,年来此心纵。
软饱黑甜馀,无复春草梦。
可人招不来,属篇亟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