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破阴蒙照岩顶,紫云一片拖晴影。
溶溶泄泄晚不收,只疑便是壶中景。
日破阴蒙照岩顶,紫云一片拖晴影。
溶溶泄泄晚不收,只疑便是壶中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诗人以“日破阴蒙照岩顶”开篇,巧妙地运用了“破”和“照”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阳光穿透云雾,照亮岩石之巅的瞬间,营造出一种豁然开朗的视觉效果。接着,“紫云一片拖晴影”一句,将视线引向了天空中的紫云,它仿佛是晴朗天空中的一抹诗意,拖曳着长长的影子,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
“溶溶泄泄晚不收”则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与景色的变化,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美丽的景象似乎在缓缓消散,却又难以捕捉,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最后,“只疑便是壶中景”一句,借用道家传说中的“壶中天地”,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叹与向往,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之中,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敬畏与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美感的山间世界,让人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和谐。
今日非昨日,置酒衡门前。
林花发光彩,飞鸟亦翩翩。
弱女时往来,小儿诵诗篇。
细君亦不恶,中馈能周旋。
春荪前后至,炮鳖味亦鲜。
自我来此居,倏尔已三年。
终岁不能安,忧患相缠牵。
乃今得此乐,岂复为偶然。
壶尽汝当沽,醉来我自眠。
农工亦云劳,此日始告成。
往获安可后,相催及秋晴。
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
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日入负担归,讴歌道中行。
鸟雀亦群喜,下啄飞且鸣。
今年幸稍丰,私廪各已盈。
如何有贫妇,拾穗犹茕茕。
东送投荒去,应归下濑营。
一家十口散,万里两身行。
洞獠欺商市,山魈唤客名。
江边南望泣,不尽渭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