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扬子云,不解子舆语。
浩然天地间,忍事草玄苦。
烛龙临太空,鉴火君自取。
我观扬子云,不解子舆语。
浩然天地间,忍事草玄苦。
烛龙临太空,鉴火君自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中的作品,名为《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其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我观扬子云,不解子舆语。” 开篇即以扬雄与庄子两位古代哲学家为引子,表达了对先贤思想的敬仰与困惑,暗示了诗人在理解与表达上的某种挣扎。
“浩然天地间,忍事草玄苦。”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宇宙的浩瀚相对照,强调了在广阔的世界面前,个人的烦恼显得微不足道,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无奈与痛苦。
“烛龙临太空,鉴火君自取。” 最后两句则以自然现象为喻,烛龙象征着永恒与不灭,而“鉴火”则可能是对自我反省或内心光明的隐喻。这句话鼓励人们像烛龙一样,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自己的光芒,通过自我反思来照亮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哲理性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个人价值以及自我超越的探索与感悟。
忆我移官惶恐滩,肯来徒步不为难。
颇亦念君家四壁,囊中羞涩但频看。
临川郡古多奇迹,严黎已老裘父没。
江山纵是诗得摹,峨峨洋洋亦其物。
谪仙几世之云仍,平生嗜渠如嗜文。
光风霁月胸次有,渭北江东脚底频。
忽来过我今几日,拟欲赠行空四壁。
临分谩与一篇诗,筝笛纷纷敢谓知。
旋糊纸屋过冬寒,客至成开去即关。
我亦借寮成挂搭,未妨朝慕往仍还。
言归虽故栖,雅志亦良友。
奈何数诗筒,不得屡杯酒。
纵云三十里,每见莫能久。
是以朝暮间,想思辄成又。
去年梅花作,佳处犹在口。
今年梅花期,抚事才转首。
翩思接中屦,兀若限林薮。
君行集彤庭,我政安瓮牖。
西湖觅林逋,东阁怀杜叟。
寒岁识松坚,同心见兰臭。
前朝习凿齿,书来问安否。
并话罗浮山,搞尘应抖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