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二十日作》
《十月二十日作》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重衾又重茵,盖覆衰懒身。

中夜忽涕泗,无复及吾亲。

须臾残漏歇,吏报国忌辰。

凌旦骑马出,溪冰薄潾潾。

路傍饥冻者,颜色颇悲辛。

饱暖我不觉,羞见黄州民。

昔贤终禄养,往往归隐沦。

谁教为妻子,头白走风尘。

修身与行道,多愧古时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yuèèrshízuò
sòng / wángchēng

zhòngqīnyòuzhòngyīngàishuāilǎnshēn

zhōngqīn

cánlòuxiēbàoguóchén

língdànchūbīngbáolínlín

bàngdòngzhěyánbēixīn

bǎonuǎnjuéxiūjiànhuángzhōumín

xiánzhōngyǎngwǎngwǎngguīyǐnlún

shuíjiàowèitóubáizǒufēngchén

xiūshēnxíngdàoduōkuìshírén

注释
重衾:厚重的被子。
茵:垫子。
衰懒:疲惫懒散。
涕泗:泪流满面。
及:顾及。
残漏:夜漏将尽。
国忌辰:国家忌日。
凌旦:黎明时分。
潾潾:形容冰面反光。
颜色:面容。
黄州民:黄州的百姓。
禄养:用俸禄奉养。
归隐沦:归隐。
妻子:妻儿。
头白:白头。
风尘:尘世。
愧:感到惭愧。
古时人:古人。
翻译
厚重的被褥和垫子,覆盖着我疲惫懒散的身体。
半夜突然泪流满面,再也无法顾及到我的亲人。
片刻后,夜漏将尽,官吏报告今天是国家忌日。
黎明时分骑马出门,溪水结的薄冰闪闪发亮。
路边的饥饿受冻之人,面容显得十分凄苦。
我虽然衣食无忧,却羞于见到黄州的百姓。
过去的贤人最终选择用俸禄来奉养家人,常常选择归隐。
为何我要为了妻儿,直到白头还奔波在尘世之中。
修身养性与践行道义,我深感愧对古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的生活困境和内心的感慨。开头两句“重衾又重茵,盖覆衰懒身”写出了作者在寒冷中加倍地使用被褥来取暖,但仍然感觉到身体的沉重和疲惫。这不仅是对物理温暖的渴望,也反映了精神上的孤独与无助。

接着,“中夜忽涕泗,无复及吾亲”表达了作者在深夜里突然间涌现出思念亲人的泪水,但却无法再与他们相见,这种无力感增添了诗中的悲凉色彩。

“须臾残漏歇,吏报国忌辰”则描绘了时间流逝和社会生活的严苛规制。即使在短暂的休息中,也被官府的钟声所打扰,这是对个人自由与心灵平静的一种干扰。

“凌旦骑马出,溪冰薄潾潾”通过作者清晨骑马外出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环境的严寒和个人行动的艰难。溪流结冰,反映出的是一种冷峻而又坚硬的生活状态。

“路傍饥冻者,颜色颇悲辛”则是对周围人群处境的观察,他们因为饥饿和寒冷变得面容凄惨,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愈发沉重。

而“饱暖我不觉,羞见黄州民”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相对优渥的物质条件感到羞愧,因为他无法像普通百姓那样在困苦中保持坚强。

最后,“昔贤终禄养,往往归隐沦。谁教为妻子,头白走风尘”和“修身与行道,多愧古时人”则是对历史上高洁品格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于自己未能达到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自责。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困境、社会现实和历史理想之间差距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路。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奉天将军署门联

九天雨露酬鸿业;百万貔貅卫凤城。

(0)

亭古

字老老聃亭毒义;纬传孙毂古微书。

(0)

无情对

春眠未觉花心动;夏礼能言杞足征。

(0)

集字联

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

(0)

集句联

花迎彩服离莺谷;阁倚晴天见凤巢。

(0)

集句联

琴将天籁合;幔卷浪花浮。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