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尚书赴兴元》
《送郑尚书赴兴元》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儒有登坛贵,何人得此功。

红旗烧密雪,白马踏长风。

斧钺来天上,诗书理汉中。

方知百胜略,应不在弯弓。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èngshàngshūxīngyuán
táng / yáo

yǒudēngtánguìréngōng
hóngshāoxuěbáichángfēng

yuèláitiānshàngshīshūhànzhōng
fāngzhībǎishènglüèyìngzàiwāngōng

注释
儒:指儒家学者,读书人。
登坛:比喻取得高位或显赫地位。
贵:尊贵,崇高。
红旗:象征军队或革命力量。
烧密雪:形容激烈战斗的场景。
白马:象征英勇或忠诚。
踏长风:形容马匹疾驰如风。
斧钺:古代兵器,象征军事权力。
天上:比喻超越常人,来自上天。
诗书:泛指儒家经典,也代表文化教育。
理汉中:治理汉中地区,也可理解为治理国家。
百胜略:百战百胜的策略。
弯弓:拉弓射箭,代指武力。
翻译
读书人登上高位受尊崇,谁能获得这样的成就。
鲜红的旗帜在大雪中燃烧,白马奔驰在强劲的风中。
兵权仿佛从天而降,治理国家依靠的是诗书教化。
这才明白,真正的百战百胜之策,并非仅靠拉弓射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名为《送郑尚书赴兴元》。从诗中可以看出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的不舍和期许。

“儒有登坛贵,何人得此功。”这里的“儒”指的是儒家学者,这句话表明只有通过儒家的方式,即通过读书学习,才能达到高尚的地位。"何人得此功"则是在询问谁能够得到这样的成就。

接下来的两句,“红旗烧密雪,白马踏长风。”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战争场面,红色的军旗在洁白的雪地上飘扬,白色的战马在宽广的空间中奔驰。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英雄豪迈、冲锋陷阵的气概。

“斧钺来天上,诗书理汉中。”这两句话则是说到军事与文化并重。"斧钺来天上"可能指的是武器从天而降,象征着战争的紧迫和严峻;"诗书理汉中"则表明即使在战乱之际,也要理顺儒家经典,即以文化自持。

最后两句,“方知百胜略,应不在弯弓。”意指真正理解了战略的精髓之后,便知道了取胜的关键,不仅仅是在弯曲的弓箭上。这是对军事智慧和策略思考的一种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于朋友能够在学问和武功上都有所成就的期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文化传承与英雄气概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毛中书劝农韵三首·其二

历遍田畴问我农,都言杼柚久虚空。

吏胥祇是工椎剥,仓廪何曾识腐红。

愿得家家歌乐岁,直须日日扇和风。

如今拙手徒餐粟,惭见天民四者穷。

(0)

和魏都大牡丹二首·其一

初放姚黄一两枝,旋看魏紫格尤奇。

天公似欲留连住,伴我酴醾满架时。

(0)

和赵克家三洞天二首·其一

洞外老天非不大,洞中天小却奇哉。

此奇端的由天造,不枉携朋得得来。

(0)

临江馆

巍然水曲见楼台,人指安昌邑壮哉。

般若山头当户外,吴航渡口瞰江回。

湖平文鹢浮空远,月满星槎泛海来。

投辖不因勤粤主,为怜烟霭共徘徊。

(0)

促拍满路花.按调乃满路花

江上西风晚。野水兼天远。云衣拖翠缕,易零乱。

见柳叶满梢,秀色惊秋变。百岁今强半。

两鬓青青,尽著吴霜偷换。向老来、功名心事懒。

客里愁难遣。乍飘泊、有谁管。

对照壁孤灯,相与秋虫叹。

人间事,经了万千,这寂寞、几时曾见。

(0)

题资福院平绿轩·其一

深林閟嘉趣,门径惬幽居。

野色通荒阜,津梁动碧虚。

日边山隐隐,烟外竹疏疏。

徙倚怡双目,白云知故庐。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