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逆旅本空虚,寄宿僧房夜漏徂。
欲识禅心无住处,青莲露叶走明珠。
浮云逆旅本空虚,寄宿僧房夜漏徂。
欲识禅心无住处,青莲露叶走明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禅房时的内心感受与对禅宗思想的领悟。首句“浮云逆旅本空虚”以浮云比喻人生旅途的变幻无常和空幻本质,暗示了世事如梦,人生短暂。接着,“寄宿僧房夜漏徂”描述了诗人夜晚在僧房中停留的情景,夜漏即古代计时工具,此处暗指时间的流逝,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
“欲识禅心无住处”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无住”的深刻理解。“无住”意味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脱,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如同清风过耳,不留痕迹。最后一句“青莲露叶走明珠”运用生动的比喻,将青莲比作禅心,露珠象征着瞬间的觉悟或内心的纯净,明珠则代表了智慧的光芒。整句诗意在说明,禅心如同青莲上的露珠,虽短暂却璀璨夺目,仿佛明珠般闪耀,寓意着短暂而深刻的内心觉醒与智慧的显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禅宗哲学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我超越的深刻思考。
茂树绕茅栋,鸣泉响屋除。
胸中了无累,泛览匡山书。
岩谷在眼界,风烟来座隅。
时逢幽人语,似与仙者俱。
昔在宗少文,壁间留画图。
澄神可观道,卧游良不疏。
嗟予何徒役,山腰转篮舆。
瞻焉怀靡及,登临将不殊。
聊凭西去鸟,殷勤问何如。
往年君别去,上马愁凛冽。
今年见君面,挥汗惊执热。
吾曹雪点鬓,忽忽值晚节。
云何会心侣,乃作如许别。
昨朝闻扣门,梳发不暇结。
开门问无恙,欲语声屡咽。
君家娇小女,可念真玉雪。
朝嬉绕君傍,忽作泡幻灭。
念我溪堂老,谁能续此绝。
嗟哉溪涧毛,琐细不容撷。
相逢颜未开,苦语心已折。
吾人要解事,视世一蚁垤。
共将烦恼缘,一付广长舌。
君归数过我,不厌酒屡设。
人生浪自苦,岂不愧前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