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留舒子国,惯作北门游。
山远三峰出,溪长二水流。
久留舒子国,惯作北门游。
山远三峰出,溪长二水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徐俯在舒子国游玩时,对当地山水的独特感受。"久留舒子国,惯作北门游",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在此地逗留已久,习惯于在北门一带游览,流露出一种熟悉与亲切的情感。
接着,“山远三峰出,溪长二水流”,这两句则是对眼前景致的生动描绘。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三座山峰突兀而出,展现出壮丽的山景;而近处的溪水悠长蜿蜒,两股水流缓缓流淌,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通过“远”与“长”的形容词,以及“出”与“流”的动词,诗人巧妙地运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官体验,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
鹊惊初泛滥,鸿思共裴回。
远月清光遍,高空爽气来。
此时陪永望,更得上燕台。
西掖承休浣,东隅返故林。
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
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
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