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铜井访三乘上人》
《登铜井访三乘上人》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古风

盘礴铜井道,旧游记平樾。

褰衣出木杪,坐觉耳目豁。

半岭界湖光,众山争出没。

湖天西北宽,山势东南匝。

莫釐与缥缈,相望何巀嶪。

指顾烟云间,可以一苇截。

山头石累累,历乱如积雪。

俯视千林花,上下同一洁。

山僧出迎我,问姓始相识。

谁言三度游,已作七年别。

当时同游者,眼中异存殁。

山川阅来往,笑我老日月。

悠悠旦宅人,何乃为化怛。

终当离有漏,就此得真歇。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登铜井访三乘上人》。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铜井道,沿途所见的壮丽山景和湖光,以及在山中与僧人的偶遇。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开阔与净化,同时也反思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首句“盘礴铜井道,旧游记平樾”点明了地点和回忆,诗人站在铜井道上,回想起过去的游览经历。接着,“褰衣出木杪,坐觉耳目豁”描述了诗人脱去外衣,站在高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心灵得到了释放。

“半岭界湖光,众山争出没”描绘了山岭与湖水相互映衬的景象,群山时隐时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湖天西北宽,山势东南匝”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

“莫釐与缥缈,相望何巀嶪”将视线转向远处,莫釐山与缥缈山遥相对望,山峰耸立,巍峨壮观。“指顾烟云间,可以一苇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仿佛只需一叶扁舟就能穿越烟云,到达彼岸。

“山头石累累,历乱如积雪”描绘了山顶岩石堆积的情景,形象生动。“俯视千林花,上下同一洁”则是诗人从高处俯瞰,看到千树万花,无论高低,都保持着纯净洁白的状态。

“山僧出迎我,问姓始相识”写出了诗人与山中僧人的相遇,通过问名识人,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谁言三度游,已作七年别”感慨时间的飞逝,诗人虽多次来访,却已有七年未见。

“当时同游者,眼中异存殁”表达了对过去同游者的怀念,感叹岁月无情,人事已非。“山川阅来往,笑我老日月”诗人自嘲,山川见证着人间的来来往往,而自己却在时光的流逝中逐渐老去。

最后,“悠悠旦宅人,何乃为化怛”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认为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们,为何会感到痛苦和困扰。“终当离有漏,就此得真歇”表达了诗人追求解脱、寻找内心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