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和周朗山》
《寄和周朗山》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拍手引鸾凤,来从海上游。

大鹏遇希有,两鸟忽相酬。

金作同心结,刀期绕指柔。

各平湖海气,商榷共登楼。

(0)
鉴赏

这首诗《寄和周朗山》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拍手引鸾凤,来从海上游”这一开篇,展现出一种热烈欢迎与期待的氛围,仿佛诗人正以双手拍击,召唤着远方的仙鸟鸾凤,它们从遥远的海洋中翩然而至。这种景象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又蕴含着对友情与知己相遇的渴望。

接下来,“大鹏遇希有,两鸟忽相酬”两句,运用了大鹏与希有的比喻,象征着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彼此间产生了共鸣与交流。大鹏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形容豪迈不羁、志向远大的人物,而希有则可能代表稀世之宝或难得的机会,这里暗示了两位朋友之间的相遇不仅寻常,更具有非凡的意义。

“金作同心结,刀期绕指柔”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谊的深厚与细腻。金作同心结,象征着坚不可摧的友谊纽带;刀期绕指柔,则形象地表达了即使在最尖锐的冲突中,也能通过理解和宽容找到和谐的解决之道。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智慧的肯定。

最后,“各平湖海气,商榷共登楼”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友谊与合作的向往。平湖海气意味着各自克服了内心的波澜与外界的风浪,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和谐;商榷共登楼则暗示了在共同的目标与理想下,朋友们将携手前行,共同攀登知识与成就的高峰。这种愿景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与合作力量的深刻认识和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和对友谊深刻内涵的探讨,展现了黄遵宪对于友情价值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合作与发展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赵振文在城北厢两月无日不游马塍作歌美之请

马塍东西花百里,锦云绣雾参差起。
长安大车喧广陌,问以马塍云未识。
酴醾缚篱金沙墙,薜荔楼阁山茶房。
高花何啻千金直,著价不到宜深藏。
青鞋翩翩乌鹤袖,严劳引首金蒋后。
随园摘蕊煎冻酥,小分移床献春酒。
陈通苗傅昔弄兵,此地寂寞狐狸行。
圣人有道贲草木,我辈裁花乐太平。
知君已於苕水住,尽日櫓声摇上渚。
无际沧波蓼自分,有情碧落鸥偏聚。
追农风光天漫许,抛掷身世人应怒。
君不见南宫载宝回,何如赵子穿花去。

(0)

赵振文传借琉璃灯铺写山水人物一烛发明百巧

古称净琉璃,物现我常寂。
胡为自争妍,照耀出痕迹。
坐有求心客,骇目不忍看。
愿息终岁劳,留作袖手安。

(0)

赵子容任温州避开法终日看凹子而事自理又新

法曹冗散人不管,闻道自要纷华损。
常平筑敖米山积,读书岂知米尘满。
归来依旧茅盖亭,焉得舍学干时卿。
不然天上读书去,蓬岛瀛洲无限清。

(0)

送惠县丞归阳羡

三岭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画绣徘徊。
三年尘土无人识,山水虚闲与唤回。

(0)

赵尚书挽诗

材业将时偶,声名斗宠新。
文昌留不住,大尹政通神。
力说和戎好,从撩相国嗔。
春花插秋鬓,还得自由身。

(0)

次韵韩仲止

塞户低眠畏北风,诗来唤起自江东。
林迷久已随牲鹿,磐止何曾有渐鸿。
常日锥刀希楚富,千年向椠讳丘穷。
莫将新意翻棋局,一等成亏付国工。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