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引鸾凤,来从海上游。
大鹏遇希有,两鸟忽相酬。
金作同心结,刀期绕指柔。
各平湖海气,商榷共登楼。
拍手引鸾凤,来从海上游。
大鹏遇希有,两鸟忽相酬。
金作同心结,刀期绕指柔。
各平湖海气,商榷共登楼。
这首诗《寄和周朗山》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拍手引鸾凤,来从海上游”这一开篇,展现出一种热烈欢迎与期待的氛围,仿佛诗人正以双手拍击,召唤着远方的仙鸟鸾凤,它们从遥远的海洋中翩然而至。这种景象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又蕴含着对友情与知己相遇的渴望。
接下来,“大鹏遇希有,两鸟忽相酬”两句,运用了大鹏与希有的比喻,象征着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彼此间产生了共鸣与交流。大鹏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形容豪迈不羁、志向远大的人物,而希有则可能代表稀世之宝或难得的机会,这里暗示了两位朋友之间的相遇不仅寻常,更具有非凡的意义。
“金作同心结,刀期绕指柔”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谊的深厚与细腻。金作同心结,象征着坚不可摧的友谊纽带;刀期绕指柔,则形象地表达了即使在最尖锐的冲突中,也能通过理解和宽容找到和谐的解决之道。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智慧的肯定。
最后,“各平湖海气,商榷共登楼”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友谊与合作的向往。平湖海气意味着各自克服了内心的波澜与外界的风浪,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和谐;商榷共登楼则暗示了在共同的目标与理想下,朋友们将携手前行,共同攀登知识与成就的高峰。这种愿景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与合作力量的深刻认识和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和对友谊深刻内涵的探讨,展现了黄遵宪对于友情价值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合作与发展的乐观态度。
马塍东西花百里,锦云绣雾参差起。
长安大车喧广陌,问以马塍云未识。
酴醾缚篱金沙墙,薜荔楼阁山茶房。
高花何啻千金直,著价不到宜深藏。
青鞋翩翩乌鹤袖,严劳引首金蒋后。
随园摘蕊煎冻酥,小分移床献春酒。
陈通苗傅昔弄兵,此地寂寞狐狸行。
圣人有道贲草木,我辈裁花乐太平。
知君已於苕水住,尽日櫓声摇上渚。
无际沧波蓼自分,有情碧落鸥偏聚。
追农风光天漫许,抛掷身世人应怒。
君不见南宫载宝回,何如赵子穿花去。
古称净琉璃,物现我常寂。
胡为自争妍,照耀出痕迹。
坐有求心客,骇目不忍看。
愿息终岁劳,留作袖手安。
三岭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画绣徘徊。
三年尘土无人识,山水虚闲与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