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自东来,为我掩竹扉。
草堂坐终日,花影摇人衣。
春风自东来,为我掩竹扉。
草堂坐终日,花影摇人衣。
这首诗《掩关》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诗人独坐草堂,享受春风与自然之美的宁静生活场景。
首句“春风自东来”,以春风作为引子,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预示着生机与希望的到来。春风从东方吹来,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未来的期待。
“为我掩竹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竹扉轻轻关闭,既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为内心创造了一个宁静的空间。这不仅是物理上的关门,更是心灵上的自我封闭,让诗人得以在静谧中思考与反思。
接下来,“草堂坐终日,花影摇人衣”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他坐在草堂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时间的流逝。花影在阳光下轻轻摇曳,不仅装饰了诗人的衣物,也映照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花瓣轻触肌肤的细腻感觉。
整首诗通过春风、竹扉、草堂、花影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彭孙贻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场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
维城宝安,东七十里。平田畇畇,俯濒于水。
水数为灾,汜滥无已。播艺苦艰,田业交废。
在宋元祐,有嶷李侯。拜命来官,厥政允脩。
悯兹良产,百不一收。聚材鸠工,营创是谋。
取石于岗,取土于隍。环田为堤,馀万丈长。
筑之登登,望之堂堂。螮蝀横铺,蛟龙互翔。
厥功告成,足历永久。膴膴膏腴,岁获大有。
暨姚暨赵,克绍于后。补其溃缺,俾复其旧。
历元之世,又百馀年。人不常存,堤不常坚。
大防一失,巨浸滔天。田庐陆沉,黎庶颠连。
温泉春满芙蓉国,江南社燕辞巢幕。
锦绷酥乳结朝云,偃月堂深日光薄。
翠华西度峨眉巅,长安入望成飞烟。
万里归来老兴庆,闻铃犹自悲婵娟。
君不闻野鹿宫中衔牡丹,明驼那避朔风寒。
日长微露金诃迹,竦发攒愁眉黛间。
于嗟堂堂由媚妩,黄台瓜尽那复数。
温泉之水秽万古,何似青陵墓中土。